第03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万余岗位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
北京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
“五一”假期北京将推出2300余场文化活动
34项京津冀协同创新项目签约
本市“五一”假期将举办千余项促消费活动
“五一”假期北京高速交通量或将创历史新高
“点对点”服务促就业
小学以登记入学为主 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4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

 

本报讯 (记者 孙艳) 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深度融合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多学科技术,正在推动智能经济时代加速到来。近日,在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主题日主论坛——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上,海淀区会同市发改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发布了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三年行动方案,打造我国参与全球具身智能竞争的核心力量。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唐超介绍,海淀集聚了人工智能的基础要素,有13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占全市的70%,大模型相关单位超90家,通过备案的大模型36家,占全市的70%以上。在机器人领域的优势也很突出,拥有近200家的机器人企业,覆盖了从机器人的核心部组件到本体的全产业链,海淀区发展具身智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行动方案》以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为引领,重点聚焦具身大模型和机器人整机,部署6大行动,力争到2026年初步建成全国具身智能原始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新高地和产业加速集聚地,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具身智能竞争的核心力量。

《行动方案》提出,在源头创新突破行动方面,将重点开展“大脑”技术创新、“小脑”能力突破、“脑身”系统协同三项任务,提升数字世界脑身协同模拟能力,研发数字到物理世界的迁移技术,优化物理世界脑身协同应用。

本体产品领跑行动方面,将重点开展机器人整机性能提升,模块化部组件攻关,形成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等标志性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矩阵,强化多模态具身大模型赋能,加快研制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多形态机器人。

在创新平台赋能行动方面,将重点打造具身智能创新中心等共性技术支撑平台、产业创新孵化平台,加快提升产业公共服务能力。

海淀区还将开展应用场景示范、产业集群建设和生态雨林打造行动,将重点面向科研、工业、消费等场景,组织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具身智能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具身智能特色园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金融赋能,制定标准规范,形成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