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苑
3上一版
 
三代人的“劳动节”
四月农家
养正气
冬养心
书心志
舞健身
红袄漫话
春风醉,岁月长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年4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代人的“劳动节”

 

我的父母亲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他们靠勤劳的双手养育了我们六兄妹,如今二老都已经80多岁了,本应安度晚年好好休息,可劳动一辈子的他们却仍坚持耕种田地,仍每天起早贪黑在田野劳动。我劝他们来城里生活,好好养老。他们乐呵呵地说:“我们天天劳动,身体不是挺好的吗,如果不劳动早就病倒死掉了。”确实如此,劳动给年迈的父母带来健康,也带来快乐,还有美好的幸福生活。在父母的眼里,他们天天都是“劳动节”。

我参加工作后一直在企业工作,由于流水线生产要求,设备必须持续运转,一年365天从不停产,于是每年的“劳动节”我都是在生产岗位上度过的,要么迎着朝霞上白班,要么踏着夕阳倒夜班,周而复始。所以,我早已把“劳动节”忘记了。而在过往的“劳动节”中,三个“劳动节”值得怀念。一是2008年“劳动节”,妻子在医院动手术,由于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我没请一天假。那段时间,我要么在岗位上,要么在医院里,孩子交给邻居代管,忙的不亦乐乎。二是2017年“劳动节”我因病住院半月,“劳动节”是在病床上度过的。最难忘的是2020年“劳动节”,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停产了几个月后,公司“五一”恢复生产,那天我和工友们提前一周来到岗位上,虽然机器上布满尘土,还有生锈迹象,但工友们复工情绪高涨,各司其职,加班加点,“劳动节”那天工厂就传来了机器的轰鸣声。

女儿已经三十而立。从她记事起,我就教育她劳动的重要性,如工人叔叔不劳动就不能生存,国家就不会发展壮大,农民伯伯不劳动就没有饭吃,没有衣穿,而爸爸妈妈不劳动,家里会一贫如洗,你们也不会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读书。大学毕业后女儿进了一家气象部门工作。听女儿说,由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24小时在岗”的气象人,除常规天气预报外,还加强了天气预报预警服务工作,预报工作是365天,24小时不间断,“劳动节”照常值班值守。但女儿总会挤出时间,在“劳动节”期间用时间来换空间。女儿是个“吃货”,于是“劳动节”成了她带孩子去品美食的好日子。如今的商家都有经济头脑,“劳动节”的促销活动铺天盖地,“劳动节”恍惚成了女儿的“购物节”。

虽然三代人在“劳动节”期间辛勤忙碌,但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创造着财富,也创造着快乐。革命先辈李大钊先生说过:“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汪志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