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工作中总会莫名出现烦躁情绪 又找不到具体原因,是怎么回事?
人体不同器官该咋养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年4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作中总会莫名出现烦躁情绪 又找不到具体原因,是怎么回事?

邰怡明 绘图
 

职工困惑:

最近工作时,我经常有这样的感觉——明明没有什么烦心事,但就是容易感到疲惫和厌倦,情绪易燃易爆,说话充满了火药味,对工作失去热情与动力,变得沮丧和麻木。很想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却找不到具体原因。是工作倦怠了吗?可我还是挺满意这份工作的。是压力太大了吗?然而最近又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解答:

不明缘由的疲倦、暴躁和情绪低落,可能与不易察觉的“微压力”有关。顾名思义,微压力不是由那些会给我们带来巨大压力和焦虑的重要事件造成的,比如关键的考试、面试、晋升等等;而是由一件件看似很快就能解决掉的小事构成的。常见的微压力都有哪些呢?研究员发现,微压力通常与人际关系有关,在工作中比较常见的有两大类型。

消耗个人能力的微压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他人工作质量不理想。这可能会导致自己的工作量增加,从而产生压力;领导行为变幻莫测。比如辛苦准备了一周的资料,却在交付时被告知取消;不良的沟通。比如和同事就某个观点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导致任务进度缓慢;充满不确定的同事。比如距离下班还有三分钟,同事突然发来一句,“有个工作需求发你邮箱了,麻烦抓紧看一下”……

消耗情绪储备的微压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管理他人。比如部门领导既要带领团队成员共同进步,关键时刻也要为成员的失误兜底。和同事关系紧张。比如和某同事吵了一架,之后就有些抗拒与该同事合作。和同事缺乏信任。比如不信任同事会按时交付任务,内心就控制不住地焦虑。同事特别消极。比如经常和你说“工作烦死了!真的服了,怎么会有这种人?”

专家建议:

微压力一开始可能并不起眼,起初只是让我们感到有些疲倦,但慢慢地,这些微小的压力可能会逐步地累积,让我们从疲倦变得沮丧、阴郁和不快乐。如果这种情况长时间没能得到有效改善,我们也许会在不知不觉中积攒了大量的压力与负面情绪。那如何应对微压力呢?可以尝试一下几种方法。

建造情绪“护城河”。其实就是对压力源采取隔离防护措施,以避免被干扰。所以工作时我们可以:给手机设置免打扰,哪怕只有一小时都行,避免经常被打断;用糊弄法来应对同事频繁的抱怨,如“啊?真的吗?没想到哇!”不必走心;面对他人的请求,如果不情愿就直接拒绝,哪怕你们的关系不错;重新调整人际关系,建立信任,使关系变得更轻松、更和谐。

及时给自己补充心理能量。有些职场微压力很难避免,但既然有压力、有心理损耗,那就得及时给自己补充能量,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被逐步累积的压力击垮。而补充心理能量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深呼吸。闭上眼睛,缓慢地吸气,持续几秒后又缓慢地呼气,重复其次,午休时打盹十分钟,或下楼溜达溜达,看看周围有哪些景色被自己忽略了;下班后去公园里散散步、听听歌,或往人群里凑一凑,感受鲜活的气息;周末看看展、爬爬山,或者尝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爱好,让生活多元化。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有效避免微压力到处蔓延和侵蚀,不让恶果重新“报复”到工作上。

避免成为施加微压力的人。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注意避免成为给他人带来压力的人,因为给他人施加压力,压力有可能会反噬到我们自己身上。例如,当我们带着怒气、攻击性与他人沟通时,他人察觉后亦有可能会以怒气和攻击作为回应,从而引发更多的争吵和不愉快,形成恶性循环。

□本报记者 张晶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