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说说那些浸满花香的北京地名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4年4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说说那些浸满花香的北京地名

 

春光明媚四月天,又是万花绽放时。在北京数以万计的地名中,以花卉命名的多达百余处,如杏花天、梅花庄、牡丹园、芍药居、花梨坎、莲花池、芙蓉里、金盏村、桂花胡同、百合园胡同、菊儿胡同等,这些地名花香四溢,一派诗情画意。在这充满花香的季节里,咱们就说一说那些浸满花香的北京地名,了解其中的奇闻轶事……

“杏花天”里觅芬芳

杏花天胡同位于西城区东北部,地安门外大街东侧,呈东西弯曲走向,西至地安门外大街,东不通行。此胡同仅有30多米长,约1.5米宽。据《北京市西城区地名志》载:“杏花天胡同初称杏花天。1965年定名为杏花天胡同。据传,胡同西口原有杏花天酒房,因酿造的酒香醇可口,故胡同得名杏花天。”

关于该胡同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说顺治年间,有位“随龙入关”的王爷在地安门外建了一座大花园,园子里面种有十余棵杏树。每至阳春二月,满园杏花盛开,香飘大街小巷,所以附近的人们将这座花园叫成“杏花园”。到了清末,这位王爷家业败落,园子便逐渐废弃,后被盖上许多平房,形成一条小胡同,并依“杏花园”之名而称“杏花天”,后改称“杏花天胡同”。二说清光绪年间,有位曾在皇宫当过御厨的山西人,在地安门外一个小胡同口开了个小酒馆,并仿“杏花村”之名称小酒馆为“杏花天”。所出售的酒为自制陈酿,醇香四溢,小小的胡同里也弥漫着酒的芳香。加之掌柜为人和善,没多久小酒馆便在地安门一带小有名气,许多人都慕名而来,于是临近的小胡同也被称为“杏花天”,后改称“杏花天胡同”。三说胡同形成于民国时期,因胡同西口曾有一家经营家常菜的杏花天饭馆,故名。

尽管这只是传闻,但都为这条普通的小胡同平添几多情趣,使之成为中轴线上最美的地名之一。

“牡丹园”源于“中国工业之花”

牡丹园位于海淀区东南部,历史上今天牡丹园一带并没有大面积种植牡丹的记载。这里曾是元大都土城墙上扒开的一个豁口,俗称“豁子”,因有祁姓人家最早在此居住,故称“祁家豁口”。明清时这里为京城的北郊区,多为土岗子和坟地,十分荒凉。西面儿不远处便是塔院,所以这里曾有塔院的50多亩香火地,1958年以后这一带为东升公社塔院大队农田。

1973年北京电视机厂在此占地兴建厂区。该厂是我国较早的彩色电视机生产和出口基地,所产的电视机以素有“国色天香”美誉的“牡丹”而命名,因此被称为“中国工业之花”。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始于南北朝时期。因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之美誉。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1988年在北京电视机厂东侧兴建住宅区,到1990年底已初具规模,故以该企业的品牌——“牡丹牌”命名为“牡丹园小区”。此后,随着这一地区的逐渐开发建设,牡丹园社区已成规模。1994年22路公交车由北太平庄向北延至牡丹园,使这一带逐渐成为京北的繁华区域。2008年7月开通的地铁10号线又在此设“牡丹园”站,使这一地名更为人们所熟悉。

“芍药居”里满庭香

芍药居位于朝阳区西部偏北,这一地名的来历,很少有文字记载。《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称:芍药居“成村年代无考,因村中原有一位种植芍药的老者,颇有名气,人们尊称该地为芍药居,故名。”

芍药虽与牡丹花型相似,但气质更偏清纯,被称为“五月花神”。因牡丹四月开花,芍药五月开花,故有“谷雨看牡丹,立夏观芍药”之俗。

据传,早年间芍药居是一个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无名小村落,地处元大都北土城北面。清乾隆年间,据此不远的太阳宫香火很旺。有一年初夏,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时,顺便到太阳宫施香。当路过一家小店铺门前时,见店里摆着许多鲜花,并以芍药花居多,于是走了进去。他在店里转了一圈儿后,发现店铺后面有个农家小院,院内种植的芍药花开的正艳,满院芬芳,但见一位老者正精心地浇灌着芍药花。乾隆皇帝龙颜大悦,因为后宫娘娘们最爱用芍药调的花蜜养颜,取名“春宫粉蜜”。于是乘兴给这家小花店赐名“芍药居”,并要店家将芍药花进送宫里。此后村里的许多人家便开始种植芍药花。从此,这个无名小村便依小花店之名而称“芍药居”,并一直沿用至今。

这只是一个流传久远的民间传说,无任何史料可考,目前也没有当地大量种植过芍药的记载。20世纪90年代初期,芍药居为朝阳区太阳宫乡自然村,此后随着芍药居小区的兴建,这一带日渐繁荣。

“花梨坎”上梨花开

花梨坎位于顺义区西南部,《北京市顺义区地名志》载:花梨坎“辽代有华林之名,与附近天柱(今天竺)同为辽帝‘春赏花,夏纳凉’之所。附近地处高坎,坎上梨树成林,春季梨花盛开,可供观赏,村因名花梨坎。清代华林与花梨坎合。明末清初属顺义,后属大兴县,1949年复归顺义县。村中有许多坑地和洼地。”

据传,有一年初春,辽道宗耶律洪基带着文武大臣到郊外赏花,出南京城万春门后一路向东北而行,午后时分来到一处岗丘之地,但见满眼梨花盛开,阵阵花香扑面而来,道宗龙颜大悦,遂命侍者于花间摆酒欲饮。此时有一老妪蹒跚于梨花丛中,采摘花蕊,道宗令人招之觐见。

老妪来到道宗面前,道宗言道:“老妪贵庚?”老妪应道:“已耄耋之年。”“采梨花何用?”“为老母酿制梨花酒之用。”“老母高寿?”“已过百岁,皆因每日饮梨花酒而长寿。”道宗为老妪孝道之情所感动,随赐御酒两壶,以为老妪酿制梨花酒之用。遂问“此地何称?”老妪曰:“村野荒丘,本无地名。”道宗见高坎之处梨花盛开,景色优美宜人,遂赐名“花梨坎”,令人在此修建一座楼台,每至春日,到此赏花,夏日到此乘凉。多年后此地形成聚落,遂称“花梨坎”。

明清时此地仍有不少的梨树,四月梨花盛开时,十里花芳,为京畿赏花的好去处。而今村落已消失,地名尚存。2010年地铁15号线开通时,在此设“花梨坎”站。

“莲花池”畔尽荷香

莲花池位于丰台区北部,是北京城的发祥地,故有“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之说。

古人多将荷花称为莲花。有史料记载:金天德元年(1149年),海陵王完颜亮主张迁都燕京(今北京),但遭到大多数官员的反对。为给迁都制造舆论,他在上京栽了200株莲花,都未成活。“这里有何道理?”他的亲信逢迎道:“自古江南为橘,江北为枳,非种者不能栽,盖地势也。上京地寒,惟燕京地暖,可栽莲。”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在辽代燕京城旧址,即西湖畔(今莲花池一带),建成金中都,称“中都大兴府”。迁都后,又诏令在西湖大量种植荷花,将其命名为“莲花池”。

历史上莲花池曾称“西湖”“太湖”,《水经注》称:该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旧池也。”莲花池是辽金都城用水的主要水源地,元代都城迁往东北部至明代时莲花池水面还很大,故《明一统志》记有:“太湖在(顺天)府西南四十五里,广袤十数亩,傍有泉涌出。”民国时期,莲花池水源不足,水面日渐缩小,到1949年前后,已为死水一潭。1970年代湖底彻底干涸。1982年这里被辟为“莲花池公园”,并广植荷花,由此再现昔日“莲叶无穷碧”的美丽景致。

“金盏村”曾花香四溢

金盏村位于朝阳区东北部,北临温榆河。《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称:该村“历史悠久,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已有金盏村。名称来历据《日下旧闻考》引《方舆纪要》:‘金盏儿淀在州(指通州)北二十五里,广袤三顷,水上有花如金盏,故名’。村由淀得名,沿用至今。”由此来说,金盏村原为金盏淀儿。

历史上金盏村地处温榆河旧河湾南岸,地势低洼,曾有大面积的水淀子,水草丰茂,其中生长最多的是一种花型如金色杯盏的花卉,俗称“金盏儿”,又称“金盏花”。其幼芽每年的三月初便拱出地面,四月上旬盛开,花朵为橘黄色,地名由此而得。

金盏花也称金盏菊、黄金盏、常春菊、报春菊等,原为产于南欧的草本花卉,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便在我国引种,后在各地广泛繁殖,也成为北京地区早春时节花卉中的主角之一。其花呈橘黄色,型如杯盏,植株矮生,花朵密集,花色鲜艳夺目。它象征着高洁的情怀,其花语为惜别、离别之痛。台湾女作家琼瑶有一部爱情小说,名字就叫《金盏花》。

民国时期金盏村附近还有不少的金盏花,每年的四月上旬到六月下旬,遍地花开,一片金黄,景色格外迷人,时有京城的人们来此观景赏花,更有文人墨客到此赋诗唱和,感受初春时节这一带的田园景色之美。

而今,昔日遍地金盏花开的金盏淀儿早已消失,只留下“金盏”这一动人的地名。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做客北京电台文化节目百余次。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