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居民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顺义城管全力护航施工工地复工复产
本市启动乡村新场景宣传推介活动
中国国际出版交流中心年内竣工交付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年3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城区月坛街道央地协同发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让居民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您看,重新粉刷的外墙、新安装的窗户,还有这优美的小区环境,现在我们住的别提有多舒心了。”日前,记者走进西城区月坛街道三里河一区(B区),迎面走来的70岁居民王阿姨对小区改造后发生的“蝶变”赞不绝口。可是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让居民觉得“没面”的老旧小区呢?

据悉,三里河一区(B区)落成于上世纪60年代末,9栋楼涉及1438户居民。随着楼龄渐长,管道锈蚀严重、外窗密封性能减退、雨季渗漏等问题让居民们头疼不已。如何让“老楼新生”?月坛街道想到了破解之策。

2022年4月,三里河一区(B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月坛街道通过央地协同机制,攻克改造难点,通过“拆违”与“居民自治”的方式,推进老旧小区“软硬件”更新,以“拆、建”结合的形式,激活内生“自治力”,让这座楼龄超60年的老旧小区“焕发新生”。

温情引导

以“心”换“新”拆违建

“该片区违建面积大、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在居民沟通协调和工程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困难。”月坛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工委通过多次实地调研、指导工作,积极发挥“吹哨报到”作用,协调区级、街道各部门力量做好联动,及时调度工作进度。同时,动员社区党员志愿者组建“拆违分队”,健全拆违机制,对社区居民进行政策宣讲、意见收集,带动居民积极配合拆违工作。

据了解,这里的住户以老年人为主,月坛街道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拆违过程中,走近群众、倾听呼声,通过拆违工作为居民解决生活难题,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初心,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最初的居民“拒绝上门”变成了居民“配合拆违”,以“心”换“新”推进拆违工作的顺利进行。

92岁的陈爷爷和女儿、女婿共同居住,女儿身患癌症,经济条件较差,一家人居住违建已经多年。此前,工作组入户多次,女婿坚决不同意拆。后来,工作组偶然发现陈爷爷是50年党龄的老党员,90多岁高龄还在坚持写思想汇报。工作组便与其聊起革命历史,回忆峥嵘岁月,同时讲解拆违政策,表明拆违是为了改善居住环境。此后,陈爷爷亲自做女婿工作。经过多番努力,违建顺利拆除,工作人员还和陈爷爷成了忘年交,关系也变得更加密切。

打造“样板工程”

让居民吃下“定心丸”

违建的顺利拆除,成功打响了三里河一区(B区)美丽家园改造“第一枪”。为解决拆违“后遗症”,三里河一区(B区)拆违整治项目实行“试点建立试点”的方式,以点带面,在拆除违建工作后,迅速树立“样板工程”。

据悉,月坛街道以17-1-1处违建为试点,为居民打造样板间,完成塑钢窗户安装,直观展示改造成果,全面解读改造详情。样板间的恢复时间快、质量高,恢复后,许多居民都来参观,纷纷为高效的改造工作点赞,以此打消了居民的顾虑,为后续拆违工作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动和示范效应,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继续开展。

随着拆违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居民自发对拆违工作进行宣传,主动做其他居民的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氛围。“拆了好啊,拆了之后院子空间大了,改造后也好看多了。”曾经“抵制”拆违的刘爷爷也加入了拆违志愿服务队中,他告诉记者,改造后的样板间不仅安全,还便利,有很多适老化改造的细节,“老年人生活更方便了。”

小区有了“新管家”

居民幸福看得见

三分建,七分管。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防止老旧小区改造后“返旧”是必须解决的课题。

“环境明显改善了,有了路灯。”“有啥问题跟居委会说声就办了。”“‘家门口’就有了停车位,咱自己成了‘管家’,日子越来越舒心。”随着小区拆违工作的顺利推进,月坛街道进一步巩固阶段性成果,着力打造基层治理“新生态”。通过居民自治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同时引导社区居委会、辖区单位、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为三里河一区(B区)从“失管”走向“共治”的“丝滑过渡”打开了局面。

居民自治后,积极为小区管理“塑形”。月坛街道在小区出入口安装封闭围栏、车辆进出道闸、人行管理门禁、可视监控探头,提升“家门口”服务能级。与此同时,该街道以“双提升”工程为牵引,坚持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联合辖区单位、部门积极开展小区环境整治,进行地面硬化、树枝修剪、绿化等管理,打造出具有月坛特色的“最美院落、宜居社区”,不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切实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精心施工,一流服务”“办利民之事,怀爱民之心”……该项目部办公室里,挂满了居民送来的锦旗,成为央地协同发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基层实践缩影。月坛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月坛街道将持续推进民生工程,让老旧小区刷新颜值、实现“逆生长”,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实际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民生工作更有温度、更有力度。

□本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张悦 任钗宁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