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环卫工人享受免费理发
2月北京CPI环比上涨1.0%
朝阳区实施“五大城市更新行动”
上接第1版
昌平区新增13家医保定点医药机构
2026年底实现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超过60%
平谷药品零售许可实现“全程网办”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3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非现场监管模式
2026年底实现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超过60%

 

本报讯 (记者 周美玉) 记者昨天了解到,今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通过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改革、推行“一码检查”试点等措施,大幅减少监管对经营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打扰,实现监管“高效”而企业“无感”。计划到2026年底实现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超过60%,到2027年底超过80%。

今年,市场监管局在如何“减打扰”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念东表示,今年将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改革。“不同于以往‘巡街式’‘拉网式’的现场检查方式,主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筛查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能。”高念东介绍。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部门全面启动非现场监管,目前已经实现了行业领域全覆盖,计划到2026年底实现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超过60%,到2027年底超过80%。“例如,我们实施‘阳光餐饮’工程,监管人员通过视频实时对餐厅后厨中食物制作的全过程进行监测,不用去现场就能完成检查。通过科技手段,每日24小时不间断实现全覆盖监管,及时有效发现风险隐患,实现监管‘无处不在’。”高念东解释。

此外,通过企业信用赋能增效实现“无事不扰”。针对风险低、信用好的优质经营主体,制定行业领域白名单。凡是纳入白名单的经营主体,原则上不主动上门开展现场检查。今年以来,首批150家经营主体纳入试点。

同时,深入推行“一码检查”试点。所谓“一码检查”,就是要求行政检查任务要通过综合监管e码查先行发起,检查时必须扫描“企业码”,记录检查人员、检查时间、检查要素等所有信息,通过加强任务管理、规范检查流程,杜绝任性监管。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已扫码检查1.7万次。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