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昌平区“家门口”的托育点解决职工带娃难题
全民携手共护绿色家园
“瓣瓣同心”京津冀百姓宣讲团启动百场巡回宣讲活动
非遗榫卯文化进校园
走上街头推介家乡特色文化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年3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小托育”撬动“大民生”
昌平区“家门口”的托育点解决职工带娃难题

 

接收0-3岁婴幼儿,综合活动区、阅读区、保健室等功能区域完善,按昌平区普惠托育收费价格收取费用……近日,昌平区首家社区托育点在城南街道拓然家苑社区正式开园。园区将为辖区内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天候托育照护服务,解决职工家庭的带娃难题。

打造“家门口”的托育点

昨天一大早,家住拓然家苑社区的杨女士准时把2岁的孩子送到托育点后,踏上了上班的路程。“托育服务为我们双职工家庭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真正做到了惠及于民,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让我们对‘幼有所育’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作为双职工家庭,产假结束后要回归工作的“85后”妈妈杨女士也曾尝试了多种照护模式。“育儿嫂、老人带娃都试过了,可要么是孩子不适应,要么就是我自己不满意。”杨女士回忆,如何安顿孩子的问题曾让她非常焦虑,之前也打听过针对婴幼儿的托育机构,但不是价格太高就是离家比较远,考察了很久迟迟没能决定。

“为切实解决辖区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回应居民对托育机构的迫切需求,引进优质社会资源,撬动辖区服务空间资源,积极拓展辖区内3岁以下普惠型婴幼儿照护服务功能。”城南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副主任周俊杰告诉记者,根据《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街道积极推动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场地资源,建设居民“家门口”的托育点,在保障托育服务品质的基础上,收费价格按照昌平区普惠托育收费价格收取,让群众“入托易”“托得起”“托得好”。目前,该社区托育点已招收10名0-3岁婴幼儿,师资配比1:5,提供全日制托育服务。

托育点的开园得到了市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家长们纷纷来园区咨询报名。“托育点开在社区里,孩子的安全问题不用担心。老师都很专业,对孩子特别热情、有爱心。”赵女士的宝宝今年1岁半,在园区体验了一段时间后,她对托育点的服务能力和质量都非常满意,“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做手工、看图书,还学习了穿衣、吃饭等技能,作为家长我们真的很放心。”

引进专业托育机构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

综合活动区、阅读区、保健室……记者在该托育点看到,托育点面积约100平方米,各个区域功能完善,活动空间充满童趣。孩子们在托育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游戏区域,如运动区、积木搭建区、阅读区、益智区等,锻炼沟通与协作能力。此外,托育点的户外活动丰富多彩,通过运动能力训练、体能游戏等培养婴幼儿运动技能,提升婴幼儿肌肉能力、平衡协调以及动作灵敏度。

为给0-3岁婴幼儿提供优质的托育资源和托育环境,拓然家苑托育点的所有保育人员均持证上岗。此外,为使托育点设置符合国家标准,街道对场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包括地面、墙角的软包,还根据孩子身高特点专门修建了‘适童’洗手台、卫生间、尿布台等设施。”周俊杰介绍,为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托育点还依托社区现有的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休闲等设施资源,为婴幼儿及家长提供参与亲子活动、亲子演出、育儿指导等活动的场所。

探索托育服务“昌平模式”

近年来,昌平区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扎实推进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负责人表示,拓然家苑托育点的建成使用是昌平区探索利用镇街存量房屋场地共享共建、发展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点的第一步,对昌平区其他镇街发展“家门口”的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据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蒋玮介绍,2023年,昌平区被评为国家生育友好先进工作单位。同年12月,昌平区入选首批15家“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试点城市之一。目前,昌平区正着力打造“覆盖城乡、普惠可及、安全优育”的婴幼儿友好型普惠托育服务“昌平模式”。

接下来,昌平区将围绕“方便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托育目标,推动社区嵌入式托育和鼓励产业园区、写字楼等场所开设托育服务,以“小托育”撬动“大民生”,实现在“家门口”“工作地”“路途中”的“入托易”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完善托育服务体系、普惠托育服务多元化供给的示范路径。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尚颖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