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期待设立“中国工匠日”更好弘扬工匠精神
巾帼驿站暖“新”更暖心
“集体生日会” 为外卖骑手添干劲
遏制高额彩礼
给AI“复活”逝者 立个规矩
外出“踏青” 切莫“毁青”
为更多实际技能突出的职工提供绿色通道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年3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待设立“中国工匠日”更好弘扬工匠精神

 

人以才立,业以才兴。技能人才是技术工人中的佼佼者,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设立“中国工匠日”,既是对广大技术工人的莫大鼓舞,也将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工匠、争当工匠的浓厚氛围。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建议设立‘中国工匠日’,礼遇高技能人才。”3月8日,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鹿新弟代表和其他代表讨论了设立“中国工匠日”的建议。作为连续两届全国人大代表,这是他继2021年全国两会后,第2次提出这一建议。(3月9日《工人日报》)

继2019年浙江杭州设立“工匠日”后,广西柳州、江苏苏州、陕西咸阳、山东青岛等城市和区县纷纷设立“工匠日”,社会效应良好。从2020年开始,陆续有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在国家层面设立“工匠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郑亚莉委员继2021年、2023年全国两会后,今年再次建议设立“中国工匠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态度和精神。我国自古以来有着尊崇能工巧匠、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庄子》中“道也,进乎技矣”,《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和执着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劳动者深入钻研、默默奉献,锻造了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这都镌刻着能工巧匠深沉厚重的爱国情怀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人以才立,业以才兴。技能人才是技术工人中的佼佼者,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多个职业群体有相关节日,如教师节、护士节、医师节、记者节、农民丰收节等。在国家层面上为技能人才群体设立属于他们的节日,很有必要。值得欣喜的是,代表委员们告诉记者,他们的建议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反馈。设立“中国工匠日”,既是对广大技术工人的莫大鼓舞,也将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工匠、争当工匠的浓厚氛围。

让技能人才拥有一个专属的全国性节日,不仅可以提升技能人才群体的职业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还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激发广大技术工人在本职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吸引更多人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建议设立“中国工匠日”,就是要让工匠精神成为各行各业普遍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追求。新时代是奋斗者的黄金时代,也是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黄金时代。我们要重视弘扬工匠精神,讲好工匠故事、褒扬工匠情怀、涵养工匠文化,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大的舞台、更好的待遇,加速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发展环境,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付彪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