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总被“急性子”同事催促 我该怎样保持平和心态?
惊蛰吃梨祛春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年3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总被“急性子”同事催促 我该怎样保持平和心态?

邰怡明 绘图
工会提供心服务 职工享受心呵护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首都职工心理发展”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职工心理体验服务系统
https://www.bjzgxl.org.cn
7×24小时免费职工心理咨询热线
4000151123/4000251123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与本报合办
 

我最近在做的项目需要和一位急性子同事对接,我都快受不了了,明明进度正常,他却一直催。有时,我已经明确说了什么时候给他,他却还是在微信上疯狂轰炸我。最夸张的是,这周有一天都快半夜了,他居然一连给我打了6个电话催进度。我现在看到他的消息弹出就头疼,被他搞得每天心情都很烦躁。我该怎么办?

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解答:

职场中我们难免会和一些急性子的同事打交道,这些同事通常做事风风火火、追求效率,有时也会因此给同事带来很多困扰,令对方烦躁不堪。解决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种行为造成烦躁情绪的原因。

首先,工作中我们都希望专心致志、不被打扰,这时,一通突如其来的电话、几条出其不意的讯息,就会打乱我们原本的工作节奏,让我们思维中断,心情也会受到影响。

其次,如果工作已经规定好具体的交付时间,我们会自觉地按照约定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但如果同事在交付时间之前一催再催,就会给人一种像是“出尔反尔”的感觉,让我们感觉自己不被信任。并且,出乎意料的打扰也会带来一些“未知”的恐惧,让我们不由地担心事情是不是出现了什么变动,这些变动可能会推翻我们之前的劳动成果,或是增加新的工作量。

另外,每个人的工作习惯各不相同,我们都有自己做事的节奏和计划,不希望被他人过多干涉。如果同事过于频繁地向我们询问进度,可能感觉自己在被“监督”,丧失了自主性。

最后,这种行为还可能侵犯到了我们的“界限感”。同事在下班时间,甚至是深夜联系催促工作,这显然是一种缺乏界限感的表现,让你觉得自己的私人生活没有被尊重。

专家建议:

如果我们想要改善这种被频繁催进度的局面,就需要和同事进行沟通。下面的小建议既能让我们调整自己烦躁的情绪,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同事沟通——

专注行为本身。对催进度感到烦躁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我们不要将事情“放大”,不要将催进度的行为上升到为人处世的高度,从而为同事加上一层“滤镜”,影响彼此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尝试去简单解读他的行为,也许这位急性子的同事并不是故意要给我们制造压力,只是在工作上一向表现得比较急切,想要提早完成工作。

明确自身需求。调整心态后,我们就要去明确自己的心理需求,也就是自己希望改变的是什么,希望通过沟通达成什么样的结果。例如你可以这样思考:其实我并不是要针对这位同事,只是他的工作方式让我有些不适应,给我带来了许多心理压力。我知道自己是一个有安排、有计划的人,总是能按时完成工作,因此我不希望在约定期限之前被打扰,所以我需要和他好好沟通这点,让他不要在规定时间到来之前催促我。

合理表达需求。明确自身诉求后,我们需要将自己的想法及时传达给对方。在沟通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抱怨或是指责的语气,你可以告诉同事,自己明白他对待工作认真严谨,对工作进度非常上心,但自己也是一个有时间观念、具有专业素养的人,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如果出现了什么问题也会及时向他告知,因此他可以放下担忧,不必一直来询问进度。

□本报记者 张晶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