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在城市漫步中,偶然发现在景山公园不远处的三眼井胡同旁边,竟然坐落着一个颇具规模的古刹。一开始我以为,这不过是修复不久的一般的寺庙。然而,当我踏进这座古刹时,竟发现这个看似平凡的古刹,竟有着一种其它古刹没有的味道。那么,这种味道是什么呢?
其实这就是智珠寺的独特魅力!看似简单的修旧如旧,让它的历史感、沧桑感十分浓郁,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为了彻底探究它的前世今生,我曾多次探访,令人吃惊的是,每次体验都不同,意犹未尽。那么,这个看似小众的、不被很多人知晓的智珠寺,到底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呢?
这里曾是京城最重要的 藏传佛教圣地
我是不经意间“撞见”了这座古刹,它深深隐藏在城市中心的胡同内。它在重新开放之后,并没有高调亮相,还是一直在低调地生存。然而它在京城古刹的活化利用方面的领军地位,却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被网友誉为京城最酷的古刹之一。
据史料记载,智珠寺建造于清乾隆二十一年,距今已有260多年,寺庙坐北朝南,从山门殿至后殿共五层殿宇,山门外是大门及红围墙。它和早前建成的嵩祝寺、法渊寺所组成的佛教寺院群,是当时藏传佛教活佛在京城居住和举办宗教活动的圣地,其地位在当时甚至远高于雍和宫。
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开始推崇藏传佛教,提倡在全国广建寺院,并建寺赠与二世章嘉活佛,也就是挨着智珠寺的嵩祝寺、也叫嵩祝院。乾隆时期又增建了智珠寺和法渊寺,这三座寺庙自东向西排成一线,如今,法源寺早在1974年被拆毁,嵩祝寺虽然已经修复,但不对外开放。因此,曾经的三个寺庙,如今只剩下智珠寺面向市民开放。
不过,再往前倒,智珠寺的前身是明代的汉经厂。所以,其历史渊源在600年之上。大约在公元1409年,即明成祖永乐七年,伴随着故宫的修建,永乐皇帝选址故宫东北角和景山东沿创建皇家御用印经厂,是皇家印刻汉文和梵文经文典籍之所。在巅峰时期,曾有60至80位秀才组成的团队与大约860名僧人共同在印经厂内工作。
很可惜,智珠寺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被多家工厂、废品站等所占用,并着过一次大火,古刹由此成为一片建筑废墟。2007年,比利时专家温守诺,偶然看到了这座废弃的古刹,他发誓要把它修复。于是温守诺联合几个合伙人,从2008年开始,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用5年的时间艰难地修复了智珠寺。
走进智珠寺如同走进历史深处
作为六朝古都,北京的寺庙在历史上多达3000多座。如今很多都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当走进智珠寺,我惊奇地发现,殿堂大柱没有油刷新漆,还暴露着岁月留在柱子上的裂纹和火烧熏黑的痕迹。大殿屋顶的彩绘也没有补全,只是尽量修复保全了尚且留有彩绘的天花板。甚至在几十年前这里作为工厂时,大殿上题写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标语还在保留着,留存着那个特殊时代的记忆。
然而一进入古刹的山门,我就看到了古寺翻修的纪录片,看后十分震惊。片中说,在此共清出了200卡车瓦砾,相当于500吨生活垃圾。翻新重建工作购买了80立方米的新木材,换掉了71个木柱,并整修了1400平方米的棚顶,整修工作共修复了43000块棚顶瓦片。用比利时专家温守诺的话说,这是谦虚的修缮。这种修缮效果,让人们第一眼直观它就是一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建筑。
作为亚太地区古迹保护典范之一,智珠寺古建筑修复工程荣获了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年度文物古迹保护奖优异项目奖。修复后的古庙处处充溢着丰富浓郁的文化氛围。
修缮之后对市民免费开放的智珠寺,已不再是佛教活动的中心,而成为了景山地区的一座不可多得的公共文化空间。我先后来访智珠寺四次,每次都见到很多市民,他们或者是在观看展览,或者是在院内晒着太阳、静坐,或者在品茶看书、聊天。
很多来过的人都感叹,“这里的古建筑看着有些‘破败’,却彰显着一种独特的历史魅力。”这或许是智珠寺的最大看点。真正的修旧如旧,保留着历史冲刷过的痕迹。在这里,我们隐约能感到古建筑的一声叹息——岁月无情,再好的建筑也会凋零衰落。
难怪修缮的发起人温守诺认为“修复之后,智珠寺的生命被延长了250年”。我以为这不是夸大,而是基于新生之后的智珠寺的现实。严格地说,文物的价值在于修缮之后被公众广泛使用,文物只有在对外开放使用才有价值,否则就成为僵化的陈旧建筑物。
智珠寺的涅槃新生
一座濒临毁灭的著名古刹,经过5年修复改造,成为了众人争相探访的新网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智珠寺通过开发利用,让古建筑得到了新生,从而也得到了保护,让古建筑焕发了青春活力,兼顾了商业价值和文物保护,二者互相支撑,形成了良性循环。
修缮智珠寺的东景缘团队,保留下了寺内各重要时期曾有过的印迹,他们将大殿用于举办文化活动,将1960年代的电视机厂厂房改建为餐厅,同一时期打造的影壁则用在夜晚时放映艺术电影,僧房被改建为客房和常年展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画廊。涂在墙壁上的标语也被完整留存。为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古刹,智珠寺会鼓励26岁以下的在校学生每个月过来拍摄大殿,然后从中选出一张最好的照片供来这里的人欣赏,同时会奖励最好照片得主带一个人来免费享用浪漫晚餐。为了保持智珠寺的文化高品位,这里还婉拒了很多品牌营销活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智珠寺一年免费举办至少6次艺术展览,连晚上都开放。据说智珠寺的灯光效果最为完美,是德国灯光设计大师英戈·莫利尔和他的团队的倾心之作。以充满诗意和灵性的灯光设计点缀了寺院的各个房间,还通过独特的设计照射,平衡着建筑群中处处可见的土木色调。曼妙的灯光,更加烘托出整个寺院超凡脱俗的精神意境。很可惜这样的艺术盛景我还没来得及体验,只能等抽空再去智珠寺,欣赏那美不胜收的夜景。
通过对智珠寺的多次探访,我更加深刻感受到,文物的价值在于合理的利用,不能像古董一样束之高阁,要充分挖掘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历史记忆,让文物活在当下,或许这就是以文物育人、“化”人的全新使命吧。
作为新型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在智珠寺的院子、屋顶、墙角,都会看到栩栩如生的现代雕塑作品。这在无形中会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
智珠寺的修缮和新生,还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在2019年12月5日的第七次全国文物保护工程会上,国家文物局首次发布了《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案例指南》。智珠寺被列入优秀案例中,并认为智珠寺是文物活化利用提升地方文化氛围的优秀案例。
2019年,智珠寺被认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我以为智珠寺的魅力是让每个到访的人心生安宁、杂念全无,全心感受古建筑魅力带来的震撼。同时,各种高品位的文化活动也能让人们得到艺术熏陶和心灵慰藉。
主讲人介绍:
赵强,资深出版人、编审、知名时评人,曾在多家出版机构担任重要职务。著有杂文集《楞客天下》《出版行旅—总编辑手记》等7种,在100多家媒体刊发2000多篇杂文、评论、散文等。为北京杂文学会会员,至今仍笔耕不辍。业余时间致力于对老北京古都文化的探索。
□主讲人:赵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