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的善意帮助 为何反而助长了朋友的“负面情绪”?
春季养生把握“三个三” 养肝升阳享春光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24年3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善意帮助 为何反而助长了朋友的“负面情绪”?

邰怡明 绘图
工会提供心服务 职工享受心呵护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首都职工心理发展”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职工心理体验服务系统
https://www.bjzgxl.org.cn
7×24小时免费职工心理咨询热线
4000151123/4000251123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与本报合办
 

好朋友前阵子刚经历了分手,一直处于伤心和失落的情绪中,所以这段时间,我尽可能地陪在她身边,安慰她,照顾她,帮她处理所有生活上的琐事。因为有我这个“情绪树洞”,每次见面她总是不停地和我谈论她的前任,回忆交往的种种,让我总感觉自己的存在好像让她更加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根本没办法走出分手的痛苦,而且因为帮她料理了不少生活事务,她也变得特别依赖我。我逐渐开始产生怀疑,我的帮助是否真的能帮她摆脱负面情绪?

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解答:

为了帮分手后的朋友度过这段心理上的艰难时期,你想要尽可能地为她提供安慰和帮助,这说明你是一位温暖贴心、珍视友谊的人。然而,在帮助与支持朋友的过程中,你却逐渐产生了怀疑,不确定自己是否行进在帮助朋友走出分手的正确“方向”上。其实,这是一个在帮助他人时如何把握好“支持”行为,不让其成为“助长”行为的话题。

支持行为是指在朋友或亲人面临困难时,用恰当的倾听、鼓励、帮助和资源,来支持他们渡过难关的行为方式。在这个支持过程中,我们充分地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尝试协助和引导他们寻找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但并不代替他们做出选择,或是承担属于他们的责任;助长行为则表现为我们无条件地倾听与接纳对方的一切情绪,并试图通过无限制的帮助或干预,来帮助他们解决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和困扰。

专家建议:

当朋友或亲人面临困境或挑战时,有时我们出于善意的帮助,由于没能很好地把握支持行为和助长行为之间的界限,很可能在无意中延续和强化了对方的问题行为。不恰当的倾听方式和过度的干预,可能会剥夺对方自己处理情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阻碍他们自我疗愈和成长的心灵历程。

在提供帮助时,我们需要相信他们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给予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那么,我们如何做到“支持”而不是“助长”呢?

1.了解自己的帮助边界。在帮助朋友前,我们需要首先明确自己的帮助边界,也就是自己愿意和能够提供的帮助范围。这些帮助应该既不超出我们的能力和资源,也不过多地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地区分何时是在正确地支持朋友,而何时则是在阻碍他们改善和解决问题。

2.开放式倾听。很多时候,朋友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倾诉空间,并不需要我们给出任何关于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担心倾听会让朋友陷入对过往的反刍中,可以在沟通时多提出一些关于未来与个人成长的开放式问题,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引导他们对未来做出积极的设想,例如“在这段时间里,你有没有觉得自己有了一些好的变化?”

3.多使用言语鼓励。可以多为朋友提供一些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例如,分手后的朋友可能会感到自信和自尊受挫,我们可以在平时相处时多强调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让他们明白,分手并不影响他们宝贵而独特的自我价值;也可以告诉朋友,我们相信他们有能力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重新找回自己的快乐和自信。

4.鼓励自我关爱。鼓励朋友多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提醒他们重视自己的需求。例如在与朋友谈话时,对他们说“我知道这段时间对你来说很难,但请不要忘记照顾好自己”。并且,也可以给朋友提供建议,推荐一些积极的自我关爱活动,如运动、冥想等,或者鼓励他们多将时间放在喜欢的爱好和活动上,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本报记者 张晶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