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正月十五为何“闹”元宵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4年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月十五为何“闹”元宵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民俗节日,而正月十五之夜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元宵节的民俗气氛十分浓厚。那元宵节始于何时?老北京的元宵节除了闹元宵,还有哪些民俗活动?为什么说正月十五拜年不算晚?

元宵节始于哪个朝代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灯节、灯火节。早在汉初,司马迁在《史记》中已有关于“灯节”的记载。当时,汉武帝每逢正月,便命人在宫中张灯一夜,以祭祀“太乙神”,到了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明帝刘庄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同时不论士族庶民一律挂灯,以敬神佛。隋唐时,灯节已成为上元赏灯的盛大节日。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正月十五燃灯逐渐在我国流传下来。

古代没有“元宵节”一词,隋朝以前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代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道教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说文解字》曰:“元,为始;宵,为夜。”正月为一年之始,古为“元月”, 而正月十五之夜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自这一夜起,月移西去,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故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明朝,多称“灯节”,且持续时间更长,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清代以后,民间的灯会依然盛行,直至民国时期,仍为民间重要节日,并泛称“元宵节”。

正月十五这天,除了挂起五彩缤纷的花灯,而表示吉祥的食品“元宵”则是必不可缺的。正月十五为什么吃元宵?说法较多。《华夏美食大观》称:“元宵”这种食品名称,据传出现于宋末元初,是因为人们习惯在上元节之夜食用的缘故。上元之夜是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天上一轮圆月朗照,人间则聚食形如满月的元宵,故诗曰“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表达了人们全家团圆幸福的心情。同时也期盼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新的一年圆满而吉祥。

1912年袁世凯当了大总统以后,认为“元宵”与“袁消”谐音,对自己不利,便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且不许沿街叫卖元宵。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当上“皇帝”后,遭到全国人民反对与讨伐。1916年3月22日,称帝83天的袁世凯被迫宣告退位,三个月后一命呜呼。其垮台后,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

正月十五为何“闹”元宵

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因为正月十五之夜(宵)是阴历年第一个月(即元月)的十五日之夜,即月圆的日子,而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元”与“圆”同音字,有团圆、圆满、美满、吉祥之意。那为什么又有“闹”元宵之说呢?

“闹”就是热热闹闹、欢欢乐乐的度过。因为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一年中比较清闲的是“冬仨月”,元宵节过后,气温逐渐变暖,万物复苏,冬闲过去,春天来临,就要备好耕作的事宜,不能休闲了,所以元宵节这天要欢乐一番,既是一种“放松式”的休闲活动,更表现人们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且在喜庆的锣鼓声中,迎接丰收一年的来到。

“闹”元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花会和灯会,其特点都是场面热热闹闹,人们欢天喜地的参加各种娱乐活动。

花会是元宵节白天的主要活动。所谓花会,就是庙会。早年间正月十五这天许多地方都要举办花会,京城以各大寺庙为主,京郊以村镇的街道、场院空地为主。活动内容为民间文艺表演,如耍龙灯、扭秧歌、划旱船,最著名的是“十三花会”,包括耍钢叉、五虎棍、高跷、中幡、狮子、双石头、石锁、杠子、吵子会、花坛、杠箱、天平、挎鼓等。形式多样,武艺精湛,堪称老北京的“绝活儿”。其中耍狮子的场面最为热闹,伴着锣鼓,大小狮子翩翩而舞,气氛异常活跃,而围观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并伴着一阵阵的叫好声。活动一般从上午持续到午后,期间除了观赏花会,还有各色小吃、小工艺品出售。

灯会是元宵节夜间的主要活动,也是元宵节的活动高潮,其活动地点是京城及州县、村镇的主要街道。早年间从正月初十开始扎花灯,到了正月十二,便悬挂彩灯。老北京歌谣有“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所以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特别是明清时期,京城花灯的样式繁多,莲花灯、八宝灯、八角灯、高角灯、龙灯、走马灯、连环灯等。今天的灯市口、鼓楼、东四、西四、地安门、正阳门、大栅栏、厂甸等地,更是花灯荟萃。尤其是在东城灯市口一带,为京城观灯第一街,数不胜数的彩灯,形成一条灯的河流,“灯市口”之名由此而得。因为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每年的正月初八至十八日,会赐给百官十天假期,在东华门东北侧设灯市。故《帝京景物略》载:“(正月)八日至十八日,集东华门外,曰灯市。贵贱相遝(沓),贫富相易贸,人物齐矣。”即夜幕降临,京城百姓扶老携幼,拥向街头,观彩灯,猜灯谜,放烟火,热闹非凡。名臣张居正在《元夕行》中对灯市多有赞美之辞:“今夕何夕春灯明,燕京女儿踏月行。灯摇珠彩张华屋,月散瑶光满禁城。”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灯市场面是多么的壮观和迷人。

清初京城元宵节最热闹的去处也是灯市口一带,且持续到清朝中叶,到雍正年间时,雍正皇帝曾下令内城禁止开戏院及旅店,商人迁出内城。京城灯市遂移至外城,主要在正阳门外及花儿市、厂甸等处。清代文人李虹若《朝市丛载》有诗赞曰:“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老北京元宵节有哪些民俗

正月十五除了闹元宵,早年间还有其他一些民俗活动,如拜晚年、吃团圆饭、忙开业、走百病、摸门钉、祭门神等。

老话说:“正月十五拜晚年”。在传统民俗中,“过年”泛指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这期间走亲访友统称为“拜年”。由此来说正月十五是拜年的最后“期限”,只要拜访的时间不过十五,均视为拜年。许多人由于节日期间事情较多,忙不过来,拜年时间便往后推迟,但最迟也要在正月十五这天拜访和送年礼,俗称“正月十五拜晚年”,所以正月十五这天带着大包小礼物走亲访友的很多,成为老北京街头的一景。相对来说,“拜晚年”的对象以老朋友、挚友、学友、工友居多,即交往密切的朋友,而直系亲戚较少。

过去没有“年假”一说,正月十五一过,这年就算过完了,人们各忙各的,所以许多家庭都要在正月十五这天再吃一顿团圆饭。一般是正月十五早晨家家户户都要放一挂鞭炮,意为从今天起年就过完了,中午吃顿团圆饭。相对来说,这顿“团圆饭”虽然没有除夕“年夜饭”那么丰盛,但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就是饺子和元宵。因饺子形似古代的元宝,故有招财进宝之意,希望新的一年兴旺发达,而元宵则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这顿团圆饭后,大家就各奔东西,开始一年的劳作。

早年间,正月十五这天被视为店铺开张的“吉日”“金日”,所以京城街头有许多买卖家开张。其中有新开业的买卖家,也有过年歇业后重张开业的店铺。每家买卖开张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门前燃放一挂鞭炮,然后在门前贴上“开业大吉”或“金日大吉”。其中“金日大吉”是由“今日大吉”引申而来的,蕴含着日进斗金、财源滚滚。一些比较大的买卖新开张时,大都有同行或商会来祝贺,有的送花篮儿,有的挂喜幛,甚至敲锣打鼓庆贺一番,格外热闹。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流行于北方的民俗活动,多半是在正月十五或十六这两天夜晚里进行。妇女们要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河,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才能回家。这是一种美好的祈福活动。明代《帝京景物略》有“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的记载。而陆启浤《北京岁华纪》称:“正月十六日夜,归女俱出门走桥。不过桥者,旧云不得长寿。”至少在民初京城尚有此俗,天黑之后,姐妹、妯娌或临近的媳妇、姑娘结伴而走,前面有一人持香引路,要走城墙根儿、往郊外走,路上至少要过一座桥,叫“走桥渡危”,意思就是把百病赶走,走得越远越好,所以也称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

而今随着时代变迁,早年间正月十五的习俗变得越来越少,只有“观花灯”“吃元宵”等依然保留着,并成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民俗文化。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做客北京电台文化节目百余次。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