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京津冀协同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就业直通车”助务工人员返京上岗
一杯热水传递温暖
怀柔区多点发力破解企业用工难题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24年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订单培养”新模式 今年启动13个专业招生
京津冀协同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京津冀协同发展人工智能助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培养的先行先试改革示范园区成立大会近日在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固安校区举行。此举将开启京津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为京津冀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示范园区将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工智能助力人才培养先行先试改革示范园区(以下简称“示范园区”)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河北省教育厅共同成立,位于河北省省级重点开发区——固安工业示范园区,紧邻大兴国际机场,以园区为核心,向大兴临空经济区、廊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雄安新区智慧城市产业园、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区域辐射。

据了解,示范园区以中国特色学徒制多主体、多类型、多模式、多层次院校跨区域协同培养为模式,以五个产业学院及协同创新研究院、产教融合研究院、院士小院“5+3”格局为平台,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造就更多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示范园区立足大兴、廊坊、天津、雄安新区等一小时“都市圈”,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数字经贸、航空保障、数字文创五大新兴“产业圈”,联合京津冀高等院校“教育圈”,打造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圈”,“四圈融合”推进环京南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13个专业自2024年启动招生

据悉,示范园区首批与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等7所部属和市属高校合作,联合华为、京东等多家龙头企业,产教融合共建智慧城市、先进制造、数字财经、临空经济、珠宝科创五大产业学院,优先开设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等13个本科专业,自2024年启动招生,培养京津冀产业紧缺领域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示范园区与行业、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构建课程体系,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教学评价。每个专业至少与一家龙头企业合作,带动N家合作企业,专业与企业群合作,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工学交替、岗位培养、在岗成才。

同时,示范园区探索人才梯度贯通培系和接续递进培养路径,由京冀职业院校跨省联合开展“3+2”贯通培养,京津冀本科高校、国外应用技术大学、龙头企业合作推进高层次中国特色学徒制,工学交替培养“生产线上的本科人才”,力争构建专——本——硕长链条人才培养格局。

京津冀多所校企签约合作培养技能人才

大会现场举行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校际合作培养签约、校企合作签约、校地合作签约、跨省市“3+2”联合培养签约等系列签约仪式,其中上述7所高校签署校际合作培养协议,开展京津冀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培养。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市丰台区职教中心学校雄安校区、固安县职教中心、固安县职业中学、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职教中心、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京津冀职业院校跨省市“3+2”联合培养试点项目。

会议同期举办京津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论坛和临空经济区产教融合发展论坛。京津冀三地来自大中小学、中高职院校的10余名专家分享交流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工作经验。来自政府有关部门、应用型本科高校、企业的领导和专家围绕产教融合促进临空经济区发展进行交流研讨,为临空经济区数字国门工匠人才培养贡献智慧力量。

北京市委常委、市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人工智能助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培养的先行先试改革示范园区成立,是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标志性举措。示范园区建设要构建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坚持高位统筹、部省市共推、企校共建,以高起点高标准加快培养京津冀紧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打造改革新范式,共同答好“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

□本报记者 任洁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