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河北芦台: 出口企业生产忙
土耳其“放行”瑞典 北约北扩再进“半步”
北京稳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教育部撤销一项全国性竞赛活动资格
197个“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将进行绩效评价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稳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本报讯(记者 任洁)记者昨天从北京市统计局获悉,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以及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出台落地,北京稳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消费市场逐步恢复,全市市场总消费额比上年增长10.2%,较2022年提升15.1个百分点。

服务消费快速回暖

消费品市场稳步恢复

统计显示,北京服务消费潜力快速释放,活力持续提升,2023年全年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14.6%,文旅相关消费快速增长。

从交通领域看,出行需求旺盛,全年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2.3倍,其中铁路、航空旅客周转量增速分别达到2.7倍和2.4倍。从文化娱乐、体育领域看,演出、赛事等场景化、体验式消费成为消费热点,全年演出市场销售票房达14.3亿元,居全国首位,中国网球公开赛吸引约20万人次观赛,门票销售额比2019年翻一番。

2023年,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4.8%。通讯器材、汽车、餐饮和文化办公用品四个消费领域零售额规模超过或接近千亿元,合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4成。此外,金银珠宝等时尚类商品和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恢复较快,实现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数字消费持续拓展

消费供给更加丰富

随着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逐步转变,电商直播、即时零售等新消费模式愈发活跃,数字消费持续拓展,撬动新消费的作用不断增强。

2023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企业触网率达48%,较上年提升2.1个百分点,与2019年相比提升13.7个百分点。其中餐饮业企业触网率为60.5%,分别提升0.9个和8个百分点。即时零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便利店、超市和仓储会员店实现网上零售额占比达28.6%,较上年和2019年分别提升2.5个和19.2个百分点。

商业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全市净增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单位3.5万家,较上年增长三成。截至2023年末,全市离境退税商店达到1058家,数量居全国首位,较上年末增加41家;新增946家首店,同比增长16.5%,其中朝阳、东城和海淀区首店入驻数量均超百家,合计占比近七成。DT51、西三旗万象汇等21个大型商业设施年内开业,进一步丰富了相关区域消费供给。

统计部门表示,2024年,北京将积极顺应消费市场新趋势、新变化,不断完善消费环境,进一步丰富消费供给、提升服务水平,在稳固传统消费的同时继续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助推消费潜力加快释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