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用典型案例为根治欠薪给出落细指引
打好“组合拳”助力低空经济振翅高飞
“法律体检” 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严把安全关 让春运归途更温暖
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遏制大数据杀熟 要推动算法公开透明
期待“农民工之家”多起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24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典型案例为根治欠薪给出落细指引

 

此次最高法等三部门联合发布涉欠薪纠纷典型案例,突出特点是明晰了欠薪纠纷多元化解决途径,强调多措并举,建立根治欠薪“快车道”,健全根治欠薪长效机制,从源头遏制欠薪问题发生。某种程度上说,这为根治欠薪给出了一份参考答案。

按时足额获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最关心的权益。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涉欠薪纠纷典型案例,通过案例明晰欠薪纠纷多元化解决途径,强调多措并举,建立根治欠薪“快车道”,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1月25日 新华网)

根治欠薪问题,事关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近年来,从出台相关法规,到持续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从优化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功能,到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建设,我国始终把根治欠薪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不断扎紧制度篱笆、加大工作力度,恶意欠薪高发多发的现象得到明显遏制。

但我们也要看到,受经济回升向好过程中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账款拖欠问题有待解决等多种因素影响,根治欠薪工作仍面临复杂局面。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恶意欠薪的罪名确定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恶意欠薪入罪带来观念与治理手段的转型,为治理和打击恶意欠薪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

此次最高法等三部门联合发布涉欠薪纠纷典型案例,突出特点是明晰了欠薪纠纷多元化解决途径,强调多措并举,建立根治欠薪“快车道”,健全根治欠薪长效机制,从源头遏制欠薪问题发生。某种程度上说,这为根治欠薪给出了一份参考答案。既从司法层面为欠薪纠纷亮明了态度、明晰了规则,也为形成劳动者权益保护大格局,综合运用协商、行政、仲裁、诉讼等多种手段,妥善化解欠薪纠纷,为推动根治欠薪工作落实落细提供了指引。

在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有一起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线上加班”的案例,引发社会关注。对于该案的典型意义,“线上加班”发生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地点,工作安排及成果提交由线下转向线上,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加班。人民法院在认定“线上加班”加班费时,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占用其休息时间为认定标准,综合考虑劳动者加班频率、时长、工资标准、工作内容等因素,酌情认定劳动者的加班费,依法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根治欠薪是一项系统工程,零敲碎打、单兵突进都难以奏效,唯有打造联动链、谱好协奏曲,凝聚各方合力,多措并举,抓常抓长,才能见到实效。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既有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工会等部门常态化联合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的案例,又有诉调对接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工会积极协调检察机关启动民事支持起诉的案例,体现了多渠道、多举措、多手段根治欠薪的理念。

为劳动者“护薪”,向欠薪者“亮剑”,需要各方携起手来,打好根治欠薪的“组合拳”,这样才能减少乃至杜绝恶意欠薪,让劳动者真正实现体面劳动,生活得更有尊严。

□付彪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