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朝阳区打造国际一流影视制作基地
昌平74项人力社保政策法规“服务包”精准送企
京哈高铁北京区域今年已发送旅客73.66万人次
70家社区青年汇寒假红领巾成长营地开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年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项服务“暖流”成为影视产业发展“催化剂”
朝阳区打造国际一流影视制作基地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798-751艺术街区、鸟巢、水立方……在朝阳区,众多景区、文创园区不仅仅是市民、游客的打卡点,更频频在影视作品中亮相。日前,记者从2024北京朝阳影视服务推介活动上了解到,近年来,朝阳区全力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影视制作基地,多项服务“暖流”成为朝阳区影视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助力“朝阳影视”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发布“影视拍摄服务手册”

朝阳区拥有丰富、优质、独特的影视拍摄取景资源,城市地标、文化旅游、生态公园、特色商超、实体书店、精品酒店、社区服务、影视拍摄基地、影视园区等一应俱全。2023年,朝阳区联合市广电局对外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北京大视听拍摄服务水平的实施方案》,朝阳区作为全市试点单位,立足区域优势,积极推动影视拍摄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全国视听营商环境建设做出重要示范。

朝阳区适合“入镜”的资源丰富,剧组如何在众多资源中精准、快速取景?《北京市朝阳区影视拍摄服务手册》是为剧组服务的“锦囊”。据悉,朝阳区梳理了辖区11大类近百个取景地点位供剧组参考,发布了《北京市朝阳区影视拍摄服务手册》,包括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CBD商务区等8处城市地标,中国电影博物馆、朝阳规划艺术馆等17处热门景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京温榆河公园等10处生态公园,北京音乐产业园展播厅、东亿天弘演播室等4处影视拍摄基地,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电影导演中心等10个重点影视园区,以及酒店、商超、实体书店等基础设施38处。

这些取景地点位中,798艺术区、泡泡玛特城市乐园等知名网红打卡地自带流量,是现代时尚类影视作品的绝佳之选;鸟巢、水立方、冰丝带、新工体等专业场馆不仅拥有领先的科技手段,还承载了独特的奥运文化和时代记忆,是体育竞技类影视作品的不二选择。

用好用足产业政策助力影视企业发展

近年来,朝阳区依托区域影视传媒产业集群发展的深厚基础,区域内影视产业高端要素加速聚集、产业链条日臻完善,影视产业经济效益以及产业聚集效益愈加凸显,已成为北京市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进一步发挥朝阳区影视资源优势,提高影视企业服务精准度,推动首都影视产业繁荣发展,2023年,朝阳区在全面系统梳理了全区影视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印发实施《朝阳区建设国际一流影视制作基地工作计划(2023年-2025年)》(简称“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提出,朝阳区将紧抓“两区”建设和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发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试验田”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在影视审批、版权交易、新片点映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深入分析产业发展图谱,优化完善产业资金政策,重点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拍摄、后期制作等关键技术领域研发创新的影视企业倾斜,建立科技型影视企业培育库,分层分类精准辅导企业享受相关政策支持。

如何让政策“落地”以服务好影视企业?让政策“暖流”成为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全力支持影视企业到朝阳落户发展,用好用足产业政策,在企业落户、前沿技术创新、精品创作、上市融资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同时,朝阳区先后成立了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和北京市首个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以信用体系为纽带,有效解决影视企业融资难题,让金融“活水”成为激活产业的“强心剂”。近年来,企业信促会合作金融机构为朝阳区2448家文化企业累计解决贷款融资301.86亿元。

将重点打造培育一批国家级实验室

目前,朝阳区已形成CBD、将台东坝、望京等影视资源聚集区域,下一步朝阳区还将引导郎园Station、七棵树、文心华策等重点影视园区集群化发展,鼓励功能相似、地理临近的产业园区连片改造发展,打造“一廊两核双集群”的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同时,引导影视制作龙头企业向重点园区集聚,着力打造一批专业化水平高的影视制作类园区,认定培育一批影视制作“梦工厂”,对存量影视特色园区进行改造提升。

在平台体系建设上,朝阳区将重点打造培育一批国家级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影视制作创新中心,适时认定一批专业化影视园区和“影视制作公共技术平台”,完善电影放映体系,探索推进公共放映体系建设,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头部影视企业打造“国际影视版权交易平台”,建立重点影视园区和影视企业数据库,以AIGC为新引擎开发一批富有朝阳特色、反映朝阳生活的原创品牌化、系列化影视作品,讲好朝阳故事。

此外,工作计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影视产业体系完善、产业布局合理、创新活力迸发、制作技术领先、服务水平一流、影视人才荟萃的良好产业生态,努力实现在朝阳登记注册影视企业数量突破4500家,集聚规模以上影视企业超过500家,影视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50亿元。

□本报记者 孙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