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昌生驿站”成为企业发展好帮手
政企共建同心圆
什刹海举办第十九届社区文化节
通州区守牢校园食品安全不放松
持续综合发力治理占道经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年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昌平区打造智慧驿站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昌生驿站”成为企业发展好帮手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在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全市首家开放式、商务化、综合型政务服务驿站——“昌生驿站”政务服务场景(以下简称“昌生驿站”)正在持续丰富完善服务事项和功能,为已入驻园区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一批国际研发机构和600多家创新企业提供全面服务保障。

窗口前移 构建精准化服务模式

“线上认证程序非常方便,免去了企业到现场提交身份证明文件及公证、认证文书的手续,通过网络就能完成身份认证,省时省力又省成本。”不久前,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落地生命科学园,在申请营业执照的过程中,“昌生驿站”以智慧化、专业化的服务帮助企业全程网办核名申请、代办营业执照,成功为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及公章并送“照”上门。

“昌生驿站”与区级政务服务大厅“同事同标”,构建了“企业就地申请、材料在线指导、证照当场打印”的服务模式。通过充分征求园区企业意见,首批梳理出了涉及市场监管、税务、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等10余个部门的137项高频事项清单,该清单所涉及事项均可在“昌生驿站”办理,后续将按照“园区申请、部门授权”持续为增量需求事项清单扩容提质,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区内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管家式保障。

政务服务专员以“金牌店小二”的服务姿态,精准响应企业查询、预约、申报、受理、审批、送达等办事需求,并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提供免费上门帮代办服务,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区”。

科技赋能

打造多元化服务体验

“昌生驿站”运用“昌生源”助企小程序、“昌生港”自助服务终端、“昌生援”移动上门终端等多种数字平台,以多元化政务服务方式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帮办服务。

在“昌生驿站”的“昌生港”自助服务区域内,园区企业可利用多功能政务服务自助机,实现“约、查、办、印、缴、评”全流程自助式办理。采用5G视频通信技术,赋能材料预审场景,大力推行“远程审批”服务模式,推动企业办事“减时间、减环节、减跑动”。

通过系统梳理工作居住证、地址变更、监事变更、食品经营许可等高频需求事项,全面对接北京市统一身份认证、北京市电子印章库、北京市法人库等重要资源平台,畅通服务对接渠道,推进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

减负增效

提高全方位服务水平

为保证服务水平的提升,“昌生驿站”还依托实地调研清单式梳理16类40项市级审批高频服务事项,通过“点对点”指导培训,提高干部队伍业务水平,建立健全综合型政务服务机制,着力服务好企业需求,让企业享受园区事、快捷办的高水平服务。

针对生命科学园外籍人士和涉外企业多的情况,“昌生驿站”进一步强化了国际语言环境建设,为外籍人士和涉外企业提供多语种翻译服务。针对听障人群提供“一对一”的手语服务,构建无障碍政务事项办事环境。

据了解,截至目前,“昌生驿站”已服务园区企业近200家次,完成了公司变更登记、股权变更、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等在内的业务事项咨询和办理约500件。

下一步,昌平区还将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突出数字化、智慧化、便利化,提供更多政务服务场景,充分做好园区企业服务,提高企业办事体验,激发园区企业发展活力,让优质的营商环境成为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燃”动力。

□本报记者 盛丽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