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的宣化是一座古城。如今宣化人讲:宣化就剩三座楼了。而明朝初年建造的宣化古城也曾有过辉煌,面积曾达方圆24里多,南面又接出方圆4里的关城,规模宏大。城开七门,如今只存有南门的昌平门楼。城中的钟楼称清远楼,鼓楼名镇朔楼。三座楼与城墙合并称为宣化古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实,宣化城古物远不止这些,笔者不久前专程到宣化古城探访那些遗存的古物……
古代寺庙遗存不少
宣化在秦、汉时属上谷郡,当时的古城古物自然众多。如今秦汉时的建筑早已难寻踪迹,唐朝的遗迹也如云烟般弥散。相传这里寺庙曾有近百座,其中一座立化寺虽已消失,而寺里的佛塔却保存完好,是留存的珍贵文物。明代的时恩寺现今仅存大殿,其他的像武庙、玉皇庙、海潮庵、九天庙、朝元观……只能在纵横交错的街巷牌名上寻看了。此外。这里还有其他教派的建筑,如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其遗存建筑通常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至于古树、古井、祠堂、宅院,更证明了古城居民生活的久远。
古城里遗存有一座元代弥陀寺。此寺的主体建筑很早就毁灭了。明代大学士杨士奇曾对建寺年月感兴趣,寻问熟悉情况的人,皆不知晓。寺中存有残断的碑碣,从中寻得“中书右丞相安童建寺”字样。安童(1248年—1293年)在元朝做官,《元史》中有传,寺约在其任职期间所建。后来,宣府总兵官谭广至此,又重新修建了寺庙,并扩大了规模,但在清末时却再次毁于兵乱。
民国初年,弥陀寺零落,仅剩残址,无人修理,石碑散落,荆棘满地,一片荒凉。当时政府决定收回此寺,将其改建为直隶省立第五师范学校,用旧材,构新舍,学校很快就建成了。学校仍保存有一尊巨大的铜弥陀佛像,高1丈8尺,两人摞起来也只能刚到佛像的胸部,可见佛殿之高大,寺院之开阔。佛像上刻有明嘉靖三年(1524年)的铭文,只可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被毁。
如今,弥陀寺旧址是现在宣化科技职业学院的东校区。校内仍存留着三间殿堂,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西侧整面山墙做成砖雕,上部祥云朵朵,下面波涛汹涌,周围百只飞禽走兽、花卉缠枝。五条巨龙腾空,各具姿态,争相戏珠。居中的一条最为精美,可惜头部受损。1982年,砖雕五龙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后,当地对损毁较重的殿堂及砖雕进行了整体修复。
广惠桥仍然有可观者
水是建城选址时考虑的必要条件,关系着城里人的生存环境。在宣化,水多桥也多。宣化民间流传有“七十二桥”之说。其中,城南五里的洋河最大,城里人南行必渡此河,是百姓重要的交通线。洋河河面宽阔,水流湍急。百姓渡河十分困难,饱尝涉水履冰之苦。还有一首民谣专门描写其难:“一到洋河滩,如进鬼门关;河水寒彻骨,浑身打颤颤。踩到旋沙窝,想活难上难。”在洋河上建桥为历代官府所重视。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洋河上建起了石拱桥,命名广惠桥。此桥规模宏大,桥为层者二,为级者六。桥长300米,广并数轨。石桥两端竖立有四个华表,还有四只金属熔铸的犀牛,以压水怪。其与著名的颐和园十七孔桥同为十七个孔,颐和园十七孔桥长150米,宣化广惠桥则是300米,是颐和园的两倍。如此规模的石桥在国内也属罕见。
洋河源出宣化城外,景象奇特。洋河水冬天结冰,唯独桥下有一泓融液不冻,每逢腊八,明军便来此取水洗马,据说这样洗马可以一年避免瘟疫。河水有时不稳定,遇到山洪暴发,石桥几次受损。有县志记载:康熙十九年(1680),圮二洞,阎都督补以土桥,方便了百姓。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在石桥西侧建起了木桥。第二年圮四洞,石桥彻底作废,淹没在水下泥沙之中。自此,有着400多年历史的石桥沉寂了。有幸的是2018年6月建设洋河湿地公园时,在水下挖出了桥的基石、拱券、桥面,还有雕花的栏板、望柱等构件,经文物部门的勘探清理,正是寻找已久的广惠桥遗址。
我来到洋河边寻看。如今此处的河床更宽了,超过了桥长。现在河水很少,要下很深的坡才能到水边。水面上裸露的零散石桥构件连向对岸,旁边丛生着芦苇,鸥鸭也落在上面嬉戏。当年桥畔的金属犀牛已看不到,却看到了巨大而残缺的碑趺,其上赑屃雕刻得精致,据称上面正是《洋河建桥记》碑。岸边码放着打捞上来的大块构件,如一道道石墙,可见当年大桥用去了不少料石!石构件上雕刻着纹饰,建造精细;有的还凿刻着燕尾槽、工字槽,这是连接石块用的,以结实桥体。桥墩迎水面有分水尖,能减缓水的冲击,各种力学因素也考虑到了。该石桥使用了上百年,当年定然十分坚固。看到广惠桥的留存,让游人感到欣慰。
古城风韵仍可赏
该城有河,并不代表周边地域湿润,毕竟这里地处沙漠的边缘。明代为防止北方骑兵南入,曾对草原进行过大范围的烧荒。不知是冬季草原的消失,还是气候发生了变化,在清代的志书中,宣化曾出现过巨大风沙的记载:大风拔木,黄沙敝空,白昼昏晦不见。日积月累,宣府镇城西一带积沙如山,高与城平。城内居民踩着沙堆便可乘墉出入,以至有人慨叹,城墙还有什么用,“几忘设险之意矣”。
乾隆年间,宣化知府黄可润在直隶总督方观承的支持下,对风沙进行了治理,于城外筑长堤,垒石坝,疏濠凿井,并在西城外购地10余顷,植柳树上万株,一望蔚然,此后沙患渐少。再引柳川河水,树皆活,城外可灌田,入城可浇灌菜畦。城内水分为数条支渠,盘绕而出,注入洋河。古城水系发达,沟渠遍布,桥梁众多,可以说经过绿化的宣化是一座水城,这在北方是难以想象的。
如今,成片的柳树依然在,至今城西建有万柳公园。近些年,宣化在修复北城墙时,在北门广灵门旁意外发现了水门,被称为龙口遗址。该水道由石条垒砌,长14.3米,宽0.5米,高1.1米。城内还曾建有蓄水池,由鹅卵石码砌。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城里的生产队还曾用渠水灌溉果蔬。但此后河水断流,城里百姓就改用大口井水灌溉了。
历史上,宣化古城地位重要,受到重视,多次整修。明朝永乐、洪熙、隆庆年间均有修复。至崇祯年间还在筑城,围土垣,修瓮城楼,制四面垛口。清人入关后,边墙作用减弱,多处关口城堡的官兵撤离。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三十八年(1699年)、四十六年(1707年)多次重修、补修。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元年(1736年)还修建了四门城楼,添建四角楼及四面垛口,马道上铺砖,续修东西北三面坍塌城垣,备有土牛。古城西门外月城垒起石坝。乾隆七年(1742年)修西门瓮城一段。乾隆皇帝1745年巡视塞北,途经此地,亲笔手书了“神京屏翰”。木匾悬挂于镇朔楼北侧,替换下了“丽樵”匾额。乾隆二十年(1755年)又对大城、瓮城、月城、关厢俱修。修好后的城墙高三丈,顶宽二丈,底宽三丈六七尺。关厢城顶一丈二尺,底二丈。外垣甃砖,内垣用灰合土加固。
新中国成立后,城里交通不便,为扩展道路,城墙先后开了十几个口子,拆除了东西北三座城门以及南关。古城四周至今保存着大部分的墙体,包砖已无,裸露着黄土夯墙。近些年,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对古城许多部位进行了修复,并重建了西城门楼及城墙东北角楼。
记起史志中的记述,宣化城墙受到过风沙侵袭,“西面城外鼓裂”,我便寻向西城墙,可喜还存有旧砖,城墙的马面依然完好。老城墙一顺一丁垒砌,紧密结实,灰缝牢固,生出的黑色斑迹,显露出沧桑的历史感。墙体有些部位也出现了鼓裂,不知古人如何修复,或还是上百年前的状态。人们常说:府见府,三百五。宣化府与顺天府相距三四百里。宣府镇管辖的范围包括了延庆以及昌平、怀柔部分地区,担当了京城西北的防御重任。这些砖与土石的结合凝聚成坚实的壁垒。从中可以看出,古人花费了多少思量,闪现出了多少智慧。
历经沧桑,巨变后的宣化城给人以特殊的感受。镇朔楼前建成步行街,高楼大厦林立,商业百态云集。西城门楼前开起夜市,年轻人可以在这里喝啤酒撸串儿,热闹红火。一座充满现代氛围的城市,能寻到古韵也是难得的享受。
□高文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