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性内向的我却得伪装成社交达人过得很累,该怎么办?
大寒养生宜“补、动、泡”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性内向的我却得伪装成社交达人过得很累,该怎么办?

邰怡明 绘图
工会提供心服务 职工享受心呵护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首都职工心理发展”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职工心理体验服务系统
https://www.bjzgxl.org.cn
7×24小时免费职工心理咨询热线
4000151123/4000251123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与本报合办
 

我是一个性格特别内向的人,但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总是勉强自己装作外向,天天扮演“开朗大方,和任何人都能侃侃而谈”的外向型社交达人。我会主动找同事聊天、向领导请教问题,虽然这些行为让我的工作看起来变得容易了一些,但我个人的感觉却非常不好,每天都感觉心好累。我这样难为自己到底值不值?把自己伪装成职场社交达人,对工作开展真的有用吗?

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解答:

在MBTI人格测试中,“I”和“E”是被大家常挂在口中的两大性格类型,“I”是指内倾型,而“E”是指外倾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向”“外向”。I人善于独立思考,内心能量主要来自于自省,而E人则善于与他人互动,更能从社交中获取能量。

在职场中,我们往往以为E人比I人更具优势,努力让自己更加符合E人标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I做E”的行为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

社会性本能。人们生来就具有与他人建立联系、融入社会群体的倾向,因此会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表现出不同的个人形象。一般而言工作场合对人们的外向程度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使得人们不得不通过伪装,快速调整自己去适应周围环境。

满足外界期望。人们往往认为E人更具有领导力和社交能力,更容易在工作场合中建立广泛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这可能会让I人感到压力而进行伪装。

自我印象管理。许多人希望通过伪装成E人来管理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展示自己的能力,以便在工作中获得更高的评价和认可。

然而,“为I做E”虽然能帮助我们快速提高社交能力、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但与此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心理能量消耗,让人感到失去了真实的自我,产生疲惫感。如果是长期性伪装,还可能让他人难以了解我们的真实性格和情感,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专家建议:

想要在职场中游刃有余,其实并不是非得“为I做E”,而是要做到自洽。具体该怎么做呢?

正确看待I和E。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在职场中,I人和E人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它们的本质只是人们内在能量来源的喜好倾向不同,我们无需因为“装E”行为而过度内耗自己。身为I人,我们也有着许多的优点,可以在职场中发挥出独特的优势,比如善于倾听、思考深入、做事沉稳等等。我们可以试着和内向的自己和解,充分接纳内心需要,而不是强行让自己变得外向起来。

区分性格和社交。性格与人际沟通能力并不能画等号。无论是I人还是E人,每个人都有一群潜在的社交对象,相对而言,I人只是本人不需要过多的社交,本质上并不是“社恐”。另外,社交能力也是可以通过持续的锻炼和实践来提高的,如果I人愿意,可以适当地自我暴露内向性格,在行动中彰显自己的可靠,给人以真实感和信任感,建立起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自由切换I和E。研究发现,人的性格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经历的增长和自我的成长,我们通过MBTI人格测试得出的结果也会随之变化。所以,别轻易给自己贴上单一的性格标签。如果希望自己更外向点,那么我们可以在“装E”的尝试中逐渐领略到社交的本质,掌握更多的沟通本领,假“E”真做。如果喜欢沉浸在I人的小世界中,那么也可以多专注工作,用更多的时间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挖掘富有创造力的无限可能。

□本报记者 张晶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