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擦亮工会驿站这块“金”字服务品牌
迎春送福让职工感受浓浓年味
礼遇工匠让更多技能人才 脱颖而出
让春运回家之路 更安全更便捷更温馨
家门口的幸福
公共卫生间标识 一目了然为好
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优秀技能人才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24年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擦亮工会驿站这块“金”字服务品牌

 

擦亮工会驿站这块“金”字服务品牌。各级工会应把做优做强工会驿站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抓落实,把工会驿站建设作为服务户外劳动者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有力抓手和重要途径,持续扩大工会驿站有效覆盖,推动工会驿站布局持续优化。

全国总工会15日在京召开工会驿站双15工程总结会议,对下一阶段工会驿站建设作出部署。会上,全国总工会明确了2024年工会驿站新的双15目标,即推树15%的工会驿站成为最美工会驿站、打造15%的工会驿站升级为24小时智能化驿站。同时,全国总工会决定,将每年1月15日设为“工会服务户外劳动者日”,呼吁社会各界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更好落实落地“工会小站,贴心大爱”。(1月16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全国总工会推动各级工会建立工会驿站体系,改善户外劳动者工作条件。各级工会持续加强与公安、交通、金融等单位合作,通过政策支持、宣传发动等方式,推动政府部门、企业、社会机构、公益组织和基金会等多方资源参与建设,涌现出暖心驿站、工行驿站、农情暖域、中银公益驿站、劳动者港湾、中国电信爱心翼站、邮爱驿站等开放资源共建共享的案例和品牌,让户外劳动者有了“温馨的港湾”。

户外劳动者是城市建设发展重要力量。全国各级工会依托职工服务中心、社区街道、银行营业网点、爱心企业等阵地资源,因地制宜设立劳动者暖心驿站,以实实在在的服务,为奔波在路上的劳动者建好一个个“家”。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工会驿站给户外劳动者提供了温馨的休息场所,让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够得到充分休息,切身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爱,使他们能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更好地为美丽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加强工会驿站建设,为户外劳动者送上更多的贴心关爱。2023年7月,全国总工会启动“双15”工程,提出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努力实现2023年底全国工会驿站达到15万个,在全国主要城市和城市重点区域基本实现工会驿站15分钟服务圈交叉覆盖的工作目标。目前,全国已建成工会驿站18.42万个,覆盖服务职工群众1.47亿人。各级工会加大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力度,聚焦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环卫工人、交警等重点群体,建成一批工会驿站,改善户外劳动者工作条件,让其拥有吃口热饭、喝口热水、歇歇腿脚、遮风挡雨的专属空间。工会驿站以小切口拓展了工会工作的大天地,工会小站,彰显贴心大爱。

擦亮工会驿站这块“金”字服务品牌。各级工会应把做优做强工会驿站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抓落实,把工会驿站建设作为服务户外劳动者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有力抓手和重要途径,持续扩大工会驿站有效覆盖,推动工会驿站布局持续优化。要注重提升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功能,广泛开展送温暖、送清凉、送文化、送政策、送健康、送安全、送普惠等服务活动,打通服务户外劳动者的“最后一公里”,把工会驿站打造成为凝心聚力的宣传站、关心服务的前哨站、补能休息的中转站、传递爱心的接力站,促进户外劳动者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工会驿站既要建得好,又要管得好、用得好,提高服务的精准化水平,把工会驿站打造成为服务职工的“金”字服务品牌,让户外劳动者的获得感更充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工会驿站让城市更有温度。关爱户外劳动者,期待“星罗棋布”的工会驿站成为一座城市的文明名片、民生地标,努力把工会驿站建设成为户外劳动者的贴心小家、温馨港湾。

□潘铎印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