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去年北京新增共享停车场200处
本年度市自然科学基金开始申请
北京认定市级两业融合试点示范单位
宣南文化研究会第三次会员大会举办
北京第三实验学校建设项目预计下半年开工
石景山区累计建成养老助餐点位61家
2024北京网上年货节今天启动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年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3年交通综合治理“成绩单”发布
去年北京新增共享停车场200处

 

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去年全市新增共享停车场200处、停车位万余个;多所医院拓展院内停车区域,减少就诊车辆排队停车时间;通学公交车试点校接送学生小汽车出行量下降12%……昨天,市交通委发布2023年交通综合治理“成绩单”。今年,本市将重点优化各种交通方式衔接,让市民出行更省心省力。

2023年,全市交通出行量快速回升,交通运行压力显著提高。本市持续推进交通综合治理,围绕学校、医院、火车站等重点区域,多措并举提升出行环境。在缓解医院周边拥堵方面,各部门挖潜停车资源,最大限度向患者开放。市交通委综合治理处处长董路加举例介绍,例如在宣武医院内部,利用院内空闲地块,新增平面停车位300余个。北京儿童医院在院内建设自走式立体停车设施,于上个月投入使用,新增停车位685个,就诊车辆排队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

围绕学校周边交通环境,自2018年以来,市交通委、市教委、市交管局、属地政府等多部门多单位联合部署,多举措开展学校周边交通综合治理,累计治理学校264所。2023年,本市还上线了通学公交车。监测显示,试点校接送学生小汽车数量下降了12%,学校周边秩序得到改善,交通拥堵有所缓解。

近年来,重点火车站周边交通环境持续提升。临近春运,各部门协同推动重点火车站交通优化提升,细化70项任务,目前已完成23项。其中包括优化北京西站南广场环岛落客区开口设置,协调增加北京丰台站停车资源,6条公交线路进驻清河站运营等。同时,在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开通定制公交,加强北京朝阳站公交接驳服务,节日期间充分发挥夜班公交等线路疏散作用,方便抵京旅客出行。

停车方面,2023年,全年新增共享停车场200处、停车位万余个。

今年,本市仍将坚持落实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措施。包括提升既有道路资源优化利用效率,调控交通需求,减少私人机动化出行,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支撑、慢行为补充的交通方式,优化各种交通方式间的衔接;推动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等。

相关新闻

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达754.8万辆

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2023年,随着城市生产生活恢复,交通出行量快速回升,交通运行压力显著提高。昨天上午,北京交通部门介绍了北京总体交通运行情况。据了解,2023年北京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降幅明显。此外,截至2023年11月底,北京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754.8万辆。

市交通委综合治理处处长董路加表示,市内工作日日均出行总量6044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加0.7%。其中,中心城区日均出行量为3808万人次,同比2019年下降约1%;通州区(含副中心)出行量增幅明显,较2019年增加13%。

市民出行结构与2019年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由31.9%降至26%(轨道交通16%、地面公交10%),日均出行量减少约255万人次,降幅达20%;私家小客车出行比例由22.7%增至23%;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出行比例增幅明显,由12.5%增至16%。总体来看,集约化出行比例降低给城市交通运行带来较大挑战,交通拥堵程度有所增加。

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754.8万辆,同比2019年增加120.2万辆,其中小客车增加34.9万辆。北京人均小客车保有量是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1.4-1.5倍,核心区人均机动车保有量是东京、伦敦等地区的两倍多。小客车出行强度达28.4车公里/日,较2019年提高2.2%。

北京干线交通流量也过于集中,高快速路和主干路承担了63%的交通周转量,易形成拥堵。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交通规划所所长刘雪杰坦言,除此之外,还有城市发展和交通融合不够,导致平均出行距离逐年增大;轨道交通网络站点周边职住聚集程度不高,立体空间综合开发不够,轨道站点周边500米的人口、岗位覆盖率不高等原因。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