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京劳动者之歌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守护江河安澜的“铁娘子”
工作要多考虑一分、多做一点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24年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江河安澜的“铁娘子”
——记昌平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主任刘晓林
 

“我是土生土长的昌平人,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走出去,到现场看看。走得多了,就能把这些河道、水库的情况都牢记心里,应对每个汛期才有底气、不慌乱。”昌平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主任刘晓林扎根水务管理一线岗位,有条不紊做好筑堤救援、预警发布、物资调配等多项工作,为人民群众筑起坚实堤坝。2023年,刘晓林因工作成绩突出获评“应急先锋·北京榜样”。

主动作为 为民解忧

“这几个水库是每年防汛的重点,这个村曾经发生过洪水,这条河每次巡查都要看看排水口……”工作18年来,刘晓林的足迹遍布昌平区每一个河道,对防汛风险点位了如指掌。她告诉记者,对于防汛工作来说,汛前准备工作尤为重要。

每年2月开始,防汛工作就进入到准备阶段。昌平区的9座中小型水库(闸坝)、26条主要河道、33条山洪沟道,刘晓林会挨个巡查一遍,了解各水库出现的新情况,以及哪里存在隐患短板。

“要始终对全区的防汛重点部位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每一处防汛隐患,制定整改清单和应急度汛措施。”刘晓林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百姓安全度汛。

对于强降雨造成部分水利工程、中小河道的损毁修复工作,也是刘晓林在汛期到来前要完成的工作之一。

2021年7月12日,昌平区迎来了入汛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雨过程,造成部分水利工程、中小河道损毁。兴寿镇沙坨村一座漫水桥梁被冲毁,村民出行需要绕行两三公里,非常不便。

刘晓林了解情况后,主动向前一步,带领勘察设计单位现场踏勘、核定建设内容、编制实施方案,在3个月时间内建成一座5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三孔标准跨河桥梁,彻底解决了河道两岸村民出行问题,同时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确保了汛期河道行洪安全。

沙坨村赠送的“真情服务暖人心,修桥护航促发展”锦旗,既是村民的心声,也是对刘晓林工作的肯定。这只是她多年水毁修复工作中的一个缩影。自2019年以来,刘晓林牵头实施了市级、区级、镇级的45个水利工程水毁修复项目。

开拓创新 智慧防汛

作为一名防汛工作者,刘晓林一门心思钻研灾害防御,带领科室技术骨干全力推进水务智慧防汛建设。她牵头升级改造了水旱灾害综合指挥平台,拓展出综合监测、指挥调度、洪水预报、值班管理等功能。结合市水务局、市水文总站数据共享,她牵头搭建起了昌平区洪水预报服务系统,实现汛期内短期、中期、长期预报。她还对9个标准测流断面及5个回天地区排干渠逐年增装监测设备,为指挥决策提供多元信息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这一整套的智慧防汛体系,在2021年122天的“超长汛期”里起到关键作用。当年汛期前,为做好水库调度工作,刘晓林与同事们一起对各水库流域内的历史降雨、泄洪数据、土壤饱和度、洪水预报、调控运用方式等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并提前谋划,启动昌平区洪水预报平台系统。

刘晓林走在前学在前,全面掌握系统设计、模块功能、具体操作流程步骤等各方面操作。随后,她组织培训会,对水库河道主要负责洪水预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为汛期做好洪水预报工作、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是要按照‘建重于防、防重于抢、抢重于救’的水旱灾害基本逻辑开展工作,才能守护好一方平安。”刘晓林说。

科学调度 履职尽责

每年从6月到10月是水旱灾害防御中心最为忙碌的日子。每天早上8点,刘晓林都要与主管领导准时参加中央气象会商及市区气象会商,研究雷达图、观测水位、了解水库蓄水情况,及时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随时准备处理水库调度、排除积水、群众转移等紧急问题。

“雨越大的时候,我们越得去水库巡查。同时,山区的情况也要时刻关注,一点都不能放松。”刘晓林说。

2023年7月底,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市出现强降雨天气。刘晓林闻“汛”而动,综合运用“人防+技防+工防”的防洪调度模式,科学合理开展洪水调度。她集结5支抢险队伍在不同点位筑堤救援,并同步做好险情处置、预警发布、抢险物资调配等工作。

为应对此次强降雨,昌平区首次启用3个蓄滞洪区。刘晓林提前预判分析,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蓄洪、滞洪、错峰作用,完成十三陵水库泄洪提前准备工作,并会同十三陵水库和昌平区各相关部门提前做好泄洪沿线的道路封闭、沿河人员疏散撤离、交通管制等工作,最终安全平稳地完成了十三陵水库泄洪任务。

每年的汛期,刘晓林和她同事们就没有了节假日。刘晓林清楚地记得,2021年昌平区全年共降雨73场,是自1960年以来降雨量最多的一年。每一场降雨,她都坚守在岗位,甚至24小时监测雨情,时刻准备调度。

“雨一般都在半夜下得比较大,我们要绷紧每一条神经,关注每一个点位,一件一件去处理、协调,那时候根本不会感到困倦,反而十分精神。”说起每一个不眠夜,刘晓林神情平静。

刘晓林说,未来,自己将继续埋头苦干,拼尽全力守护一方平安,用实际行动践行首都防汛工作者矢志为民的无悔承诺。

□本报记者 刘欣欣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