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财务战线上的“小太阳”
难以忘记的老班
地球活力从何而来
“三聚焦”夯实基层医疗机构监管工作
■征稿启事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球活力从何而来
——读《活力地球》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自诞生至今,已有46亿多年的历史。这颗看似平静安祥的星球,在它内部,其实每天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活力地球》以当今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广为推崇的“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统领,以“宜居地球”这一最新理念为切入点,将地球的不同圈层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一路娓娓道来。

本书作者陈颙系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学和岩石物理学研究,近年主要研究用地震波探测地下结构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在环境、能源和减灾方面的潜在应用。书中,陈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了地球运行的基本规律,并通过详述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灾害,科学地阐释了地球的活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

全书从宜居地球的视域出发,引导读者全面认识地球家园的结构、环境、历史,深刻理解地球与人类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对于公众树立“认识地球、敬畏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减灾”的绿色环保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作者的笔下,这颗蔚蓝色的星球充满了强大的生命力,其内部就像个巨大的锅炉,里面充满了翻滚的岩浆和热流,这一切都源自其形成时期——大约在45亿年前,地球内核的高温岩浆充满了活力和破坏力,不断喷发出滚烫的岩浆。正是这种原始的地热活动孕育了生命的起源,为早期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所需的热量。

全书还从居安思危的角度,分析了地球上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具体成因,并为我们如何防灾减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作者一再强调,万物有灵,生活在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有阳光雨露,也会有冰雪雷电,人类在开发与利用大自然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其运行的规律,本着尊重自然、呵护自然的宗旨,力求做到与大自然同量齐观。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表达的那样,从历史的教训中,人类需要学会的不仅仅是防患未然,更需要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只有学会了更好地与自然和谐共处,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宜居地球”。因此,《活力地球》虽然侧重的是讲述地球的生命历史,然而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却是如何科学地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并努力探寻人与自然的正确相处之道。

本书涵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内容翔实生动、阐述活泼新颖,兼具思想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适合不同层次的研究人员及大众阅读。同时,作为一本科普读物,书中大道至简的解析,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防范自然灾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刘小兵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