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京劳动者之歌
3上一版  下一版4
 
逐梦“超级波”
倾情“传帮带”助青年职工成长成才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24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逐梦“超级波”
——记欧必翼太赫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研发部副总监、软件开发室主任陈彦民
 

有人说,电磁波是点燃人类文明的电火花,由于它的出现,人类信息的传输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至今,人类尚未把电磁波研究透彻,仍然在探索的路上。欧必翼太赫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研发部副总监、软件开发室主任陈彦民就是一名“追波者”,从研究雷达系统仿真技术,到从事太赫兹/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软件系统架构及大型软件平台架构的设计及研发,他想让电磁波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

初露峥嵘 提升雷达组队探测能力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后,意气风发的陈彦民走进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身为高级工程师的他肩负起了雷达系统仿真技术研究的重任,并成功构建了国内第一部长基线分布式多雷达XX探测系统。

“我们利用分布在不同省市的多个实验场的多个雷达节点,控制它们对同一片空域进行信号级的联合检测,提升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陈彦民说,自己所在的协同XX与控制中心相当于“交通枢纽”,对多部雷达的信号级回波数据进行实时联合处理,以达到增强探测能力的目的,也通过把各成员单位协调起来,构建了这套突破多项工程化应用关键技术的探测系统。

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工作期间,陈彦民提出了“仿真与实装结合、统一底层框架、共用基础模型、差异化应用模型”的新思路、新方法,主持设计、研制了多个原型系统、仿真平台、实装样机及产品型号的应用软件系统,并负责或参与多个重大预研课题及型号产品研制,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随后,他又来到了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作为所里的高级工程师从事智能电子系统研究,在创新上亦有建树。

挑战前沿

加入太赫兹技术转化团队

太赫兹波又称远红外波,曾被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它是电磁波段中最后一段未被人类充分认识和应用的波段。由于频率高、脉冲短、穿透性强,太赫兹成像技术和波谱技术更具优势,在空间探测、医学成像、安全检查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欧必翼太赫兹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一批研究太赫兹技术的民营企业,2017年就研发推出了被动式太赫兹人体安检设备,其具有远距离透视安检功能,可以在3至8米的范围内实现管制刀具、粉剂、液体等各种违禁品的无感自动扫描,并进行报警提示。此外,该公司围绕雷达成像、人工智能识别、安检智慧平台等技术领域,3年内就突破了40多项关键技术,其中21项技术已获得了发明专利。

2021年,带着对新技术的憧憬,陈彦民来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入了欧必翼太赫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全身心地投入到更新技术的攻关突破中。

“欧必翼太赫兹公司致力于以太赫兹/毫米波前沿技术成果转化为核心业务,为民航、智能交通、公安法监、企业内保等领域提供智慧安防与智能安检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系统的研发。”陈彦民透露,欧必翼太赫兹公司已经建立了一支由教授、高级工程师、博士和硕士等40余人组成的技术开发和管理团队,与北京理工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与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等国内知名研究院所开展了深入合作,为项目开展相关样机定制奠定了合作基础。

攻关突破

让技术落地变成应用产品

带领团队深度挖掘太赫兹/毫米波产品技术模型,把太赫兹/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技术核心标准化、技术成果产品化……刚刚加入到欧必翼太赫兹公司,陈彦民就按下了“创新加速键”,带领团队完成全系列多个型号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产品的软件系统开发、调试、定型、升级、维护等工作。

在研发过程中,陈彦民针对发展需求,将毫米波与太赫兹器件、芯片及天线等关键设计与信息系统构建相结合,以实现太赫兹/毫米波应用系统的研发为导向,开展了太赫兹波天线理论、毫米波/太赫兹波集成技术与集成电路、太赫兹/毫米波系统集成与应用技术研究,在基于电子学的太赫兹成像及关键器件技术方面,缩小了与国际间的差距。同时,围绕国家反恐安检成像技术,他基于新的信息处理算法研制功能样机,使该项技术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自加入公司以来,经过1年多的努力攻关,陈彦民和他的团队终于完成了太赫兹/毫米波人体安检平台的研制开发工作,并通过了毫米波业内最高的认证标准——毫米波安检民航A级认证。

创新的脚步从不停息。2021年底,欧必翼太赫兹公司接到北京地铁冬奥支线融合进站单体测温仪产品开发任务,此时距离北京地铁冬奥支线正式开通运营已不到2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接到开发任务后,陈彦民立即组织完成需求梳理、架构设计、接口制定等工作,带领软件团队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型号的选型、设计、开发、调试、测试、定型等全套流程工作,有力保障了北京地铁冬奥支线的开通。

“目前,我正带领团队致力于安防安检一体化智慧平台的研发工作,以智慧园区、智慧地铁等项目为抓手,研制一体化智慧安检安防平台,拓展公司在安防安检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方面的相关业务,并努力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对于未来,陈彦民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孙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