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冬季,各种呼吸道疾病就进入高发期。尤其今冬,各大医院的呼吸科、儿科就诊人数持续增加,形成就诊高峰。监测数据显示,这波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致病因素也在叠加。不同的病毒各有偏好人群,如何扛过这波感染,一旦感染怎么让自己尽量舒服点?本文一一为您解析:
病毒各有“喜好”人群
人的免疫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年龄是主要因素之一,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也呈现出年龄“偏好”,多病原监测结果显示:1-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鼻病毒为主;5-1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为主;15-59岁人群以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以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普通冠状病毒为主。
流感病毒各年龄段均易感 近段时间,我国流感病毒以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为主,其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在各年龄段都可出现,婴幼儿尤其易感。这类患者发热和全身症状明显,如突发高热(体温>39℃),可伴咳嗽、咽痛、寒战、肌肉关节酸痛等,婴儿可出现精神萎靡、拒奶、少动。
鼻病毒各年龄段均易感 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最常见病原体之一,目前已鉴定出超过120种。该病毒存在很多亚型且时常变异,所以常反复感染。多次感染后机体可产生保护性抗体,形成一定免疫力,后续感染也会趋于轻微。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都是易感人群。
呼吸道合胞病毒儿童易感 普通感冒中,很多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的,多数患者症状较轻,表现为咽痛、鼻塞、打喷嚏、流涕、咳嗽等,或有可能因鼻塞导致头疼,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成年人症状很少会影响日常生活,但儿童可致肺炎,有引发重症的可能。
肺炎支原体感染今年更低龄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相较于往年,今年呈明显的低龄化特点,3岁以下也有发病。患儿临床表现差异大,轻者可不发病或仅有阵发性干咳,重者可致肺炎、肺实变等。
需要提醒的是,甲流病毒、肺炎支原体可出现交叉感染,病情相对严重,多见于免疫力差的人。
腺病毒5-14岁人群易感 腺病毒喜欢密闭拥挤、温暖潮湿的环境,如教室、托幼机构等,因此5-14岁人群更易感染。
此外,人偏肺病毒、普通冠状病毒引发的症状和普通感冒一样,多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
医生提醒3种情况需就医
除了基本的防护手段,如勤洗手、戴口罩、少去人员密集场所等,近期流行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均由已知的病原体引起,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6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婴幼儿及其家庭成员等重点人群应尽早接种。
上述病原体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只表现出咳嗽、流涕、发热等症状较轻的患者,不需抗病毒治疗,主要是以观察病情变化、对症治疗为主。免疫正常的人通常7天左右自愈,但如果存在以下三种情况,需及时就医。
症状重 出现高热持续不退(超过3天),腹泻、呕吐、咯血、极度疲乏等症状。
并发感染 部分患者可并发细菌感染及暴发性心肌炎等,可出现胸痛、心悸,甚至休克,须尽快就医。
特殊人群 孕妇、老年人、婴幼儿、基础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症状通常更多、更重,出现肺炎、重症几率大,须密切监测体温、精神状态等,一旦病情加重,立即就医。
不同症状,如何让自己舒服点?
目前,感染流感病毒有“特效药”,可以在明确病原体的情况下,遵医嘱尽早使用。对于其他的病毒感染,主要是对症治疗。
如果仅出现一种症状,对症选用其中一种药物即可,需遵医嘱并按说明书服用,比如:
出现发热、头痛,可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小儿患者可选用混悬液剂型;
咳嗽咳痰时可选溴己新、氨溴索等;
流涕可选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恶心、呕吐可选用桂利嗪、霍香正气水/胶囊等;
咽干咽痛可用地喹氯铵、六神丸、清咽滴丸、疏风解毒胶囊等;
鼻塞可选赛洛唑啉滴鼻剂等,鼻用减充血剂使用不宜超过7 天。
如果同时叠加2个及以上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溴己新。
除了吃药外,一些物理方法和生活细节也有助缓解各种不适。
发烧、头痛 充分休息,多睡觉。多喝水可以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防止虚脱,且有利于通过代谢帮助散热。不要捂汗,以免导致脱水,引起电解质紊乱。可以使用退烧贴或用湿毛巾擦拭腹股沟、腋下等大血管处,促进降温。
咽痛 盐水漱口可有助清除发炎组织的黏液,减少刺激。试试吃粒润喉糖:口腔会分泌更多唾液,有助抑制喉咙中的微生物。
咳嗽 平躺时,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容易积聚,加重咳嗽,尤其在晚上。最好将头颈和背部从高到低同时垫高。此外,干咳时可以将一只生梨挖空,中间放点冰糖,外面放点水一起炖熟,还可以放点百合、金银花。
鼻塞 出现鼻塞症状时,可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打开加湿器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多喝水有助稀释黏液,也能帮助缓解鼻塞。
总之,不管感染了哪种病原体,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休息,多睡觉,多喝水,通常7天左右身体就能自愈了。但如果遇到病情加重,应果断就医。
(午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