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乐见有更多大国工匠被特聘为高校教授
暖“新”早餐,温暖户外劳动者的心
发展庭院“小经济” 撬动乡村“大振兴”
“送教上门”
“健康副厂长” 让职工健康更有保障
为劳模工匠“沉浸式”课堂点赞
对虚假摆拍 要从严整治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年12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乐见有更多大国工匠被特聘为高校教授

 

为吸引更多年轻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不断缓解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这就需要各地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鼓励有更多大国工匠被相关院校特聘为教授。

近日,由吉林省总工会、吉林省教育厅共同组织的“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来自全国的41名大国工匠被吉林省30所学校特聘为教授,走进长春市、吉林市、延边州等地广泛开展宣传宣讲、座谈交流活动。(12月2日《中国教育报》)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当前,我国仅职业院校就有1万多所、3000多万名在校生,蕴含着巨大的人才红利。为推动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今年6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可以说,该方案的出台,既是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在要求,也是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匹配度不高等问题的重要举措,这对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好的政策关键还要看落地执行。为解决以往产教融合动力不足、深度不够等问题,倡导并践行“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职教办职教”的理念,今年吉林省总工会与吉林省教育厅联合发文,以线上线下结合、线下为主的方式,分级实施、分类推进,扩大了劳模工匠进校园的覆盖面。通过开展“千名劳模工匠上讲台 百万职工学劳模当工匠”活动,组建了220人的吉林省劳动教育师资库。成立“六新产业”工匠学院,不断拓展和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同时,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匹配进校园劳模工匠,创建理论讲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模式,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精品课程”。正如众多高校师生们表示,能有机会与劳模工匠代表面对面交流学习,现场聆听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技术分享,不仅深受鼓舞和启发,而且有利于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专业技术,刻苦钻研,争当劳动先锋,争做时代新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必须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也只有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为吸引更多年轻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不断缓解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这就需要各地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鼓励有更多大国工匠被相关院校特聘为教授。同时,相关院校也要围绕地方产业创新升级和人才培养“两个需求”,发挥地方特色产业资源和院校人才科技资源“两个优势”,依托“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按照“人员互聘、平台共建、项目共研、成果共享、人才共育”工作原则,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实现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以培养更多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让更多的年轻人靠职业技能“赢”得未来。

□王小梅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