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庆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党建引领议事协商工作机制,打造具有延庆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深入总结推广康庄镇火烧营村“村民说事”优秀经验,从2023年4月起,在全区18个街道乡镇、431个村(社区)推广“说事”制度,培树18个以“村(居)民说事”为依托的议事协商示范村(社区),积极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探索走出基层治理新路径。
“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今天将大家召集来,主要内容是商量一下关于街面墙壁做浮雕美化的事,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一说。”近日,在康庄镇火烧营村村委会村民议事厅,村党支部书记召集村民开起了“村民说事”议事协商会,村民围坐在一起,商量推动街面美化提升项目的事。
这只是火烧营村以“村民说事”议事协商制度解决群众烦心事、推动村级发展的一个缩影。火烧营村深入实践“枫桥经验”,创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网格化”治理模式+“村民说事”制度,通过党建引领将谋划权、商定权、监督权交给村民,实现“接诉即办”连续3年无工单。
在乡村建设治理过程中,村庄的规划建设、文明创建、产业发展、生产生活等与群众关系极为密切。在火烧营村,村级治理不再是村里负责人的“独角戏”,而是党员干部群众的“大合唱”,议事协商便是其中的一个亮点。
在火烧营村的“民情日记”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近年来村级依靠“村民说事”工作法解决民生问题的点点滴滴。“我们干什么事情都找大家商量,大事小情都让群众明明白白、共同参与,大家才能有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相关负责人说。
社区“搭台”让居民“唱戏”
香水园街道新兴东社区有894户2423人,不是辖区人员最多的社区,但因为社区由香苑小区、新兴三区、环保局小院和良友综合楼四部分组成,布局分散,导致集中管理十分不易。
如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自2016年起,新兴东社区着手构建一个能动员小区绝大多数居民共同参与的议事协商体系,引导群众参与协商,让协商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使居民真正成为小区的主人。
良友综合楼位于东外大街,是按照商业用房格局建造的住宅。今年7月,众多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提出了“希望加装电梯”的心愿。群众出了卷,题目怎么解,得听群众意见。加装电梯势在必行,但是怎么装?谁来装?“话筒”交到了居民手中。新兴东社区居委会通过召集居民代表、业委会代表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后多次召开议事协商会,商定电梯安装公司、价格、费用收取等事项,一步一步往前推进。协商出结果后,居民的脸上露出笑容。“大家的事情就让大家商量着办。”新兴东社区党委书记说,通过让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不仅有利于解决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居民也更加珍惜共建的成果。
社区“搭台”,居民“唱戏”。近年来,新兴东社区通过打造“议事协商”平台,通过议事协商,解决了小区卫生、停车无序、下雨积水等多项实际问题,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小区治理的诸多难题。
“提能力”助推“强品牌”
虽然“村(居)民说事”品牌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在发展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最主要的差距就是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性不强,大家的观念都需要从单向管理向主动服务、参与共治转变。”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韩秀记指出。针对此类问题,延庆区邀请市级专家就基层协商相关内容对村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同时组织人员到优秀社区参观交流,学习优秀经验做法。
延庆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会建设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经验推广过程中,我们根据社区村的干部反馈,联系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以及一些专业社会组织的专家老师,从具体案例分析入手,组织开展专业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议事协商能力。”与此同时,重点培养主持议事协商协调员,打造一支具有专业水准和认真负责的议事协商协调员队伍,使“村(居)民说事”议事协商品牌真正发挥作用,成为群众共话基层建设的阵地。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张莹 任颖 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