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市面上写苏轼的书可谓浩如烟海,大多围绕着他的成长经历及文学成就展开叙事。而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民阅读形象大使郦波的《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却打破这种传统的窠臼,尝试着从家风传承和整个“唐宋八大家”的视域,不光解读“文学巨擘”苏轼的传奇人生,还将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的光彩人生一并呈现,从而以家庭群像的方式,书写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书中,郦波按家庭辈分,依次介绍了苏洵、苏轼、苏辙的人生履历、命运遭逢及文学追求,三条主线分头并进,既独立成篇,又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虽然三位都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但成长轨迹与性格性情乃至文章风格都截然不同。郦波按照他们各自的特点,进行着各有侧重的叙述。
苏洵由于少不更事,直到爱妻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才幡然醒悟,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郦波就把书写的重点放到他知耻后勇,27岁“高龄”才重拾书本上,着意突出他的大器晚成。而苏轼的文学才华自不必说,郦波就把铺陈的重心,放到苏轼屡遭贬谪而又能豁达乐观、秉持文学初心上。至于苏辙,与哥哥苏轼相比,同样才华出众,嘉祐二年(1057年),他兄弟俩参加礼部会试,当时欧阳修担任主考官,十分欣赏二人的才华,苏辙以名登五甲的优异成绩,最终被朝廷录用。苏辙为官后,敢于秉公直言,曾上书宋仁宗,言辞激烈地直指其施政之弊,险遭罢黜,郦波就着意突出他的敢于担当的精神。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种贴着人物书写的叙述方法,有效避免了千篇一律式的脸谱化,使眉州三苏的个性特征和精神禀赋,显得尤为突出。
从书中也可以看到,三位大咖虽然同出一门,文学造诣也极为深厚,但在人生阅历、处事修为、写作风格的确立方面,却又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如果把他们单独拿出来写传,每一位都足以写成一本厚重的“大书”,但这显然不是本书所要讨论的重点。郦波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既化整为零,把三苏视作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从他们的人生历练和命运沉浮中,去表现他们的情感、爱憎、理想和抱负。同时,又合零为整,以家庭为单元,以亲情、友情和爱情为傍依,着力刻画他们在相互扶持和鼓励下,奋力实现各自理想和追求的拼搏过程。
正是遵循着这种求大同存小异的创作宗旨,最终让三位文坛巨匠呼之欲出,以丰满立体的形象,巍然耸立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正如郦波所总结的那样,同为巨人,受时代和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每一个人固然都有他(她)历史局限性的一面,但只要传记作家紧紧抓住其本质特征,从他们身上的亮点、闪光点生发开去,逐一展开话题,就能写活众多传记人物的经典形象。
眉州三苏,是中国文学史上标杆性的人物,他们以其卓越的表现,将宋代的诗词和散文推向了新的高度,在古典文学的艺术长廊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品读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精神,是为了把中华文脉传承好、赓续好,这既是时代的重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刘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