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红色山乡别样“红”
朝阳区实验小学探索打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道
大兴区开通8条“通学定制公交”专线
水清岸绿 怀柔镇河道治理显成效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0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校师生获40余项国家专利
朝阳区实验小学探索打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道

 

水烧开就能给出提示音的智能测温锅盖、能自动升降的纸巾盒、能减少龋齿发生的盐水漱口设备……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展示了全校师生获得的40余项国家专利项目。这些项目涉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不同类型,发明者既有干部教师,也有师生联合,还有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展现了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实践与探索。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朝阳区实验小学提出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通过研发科技类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点亮科学梦想。

早在2008年,该校就在校长陈立华的带领下设计了一整套数字化校园系统,2009年,系统成功获得国家专利项目,开启师生的发明创造热潮。

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学校开设134门选修课,学生可根据兴趣进行自主选择、走班上课。老师们会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实践去解决问题,因而同学们习惯了带着问题去观察。

杨家林、邱禾佳、程可欣3位同学借助学校的3D打印资源,设计制作了6块结构的简化版鲁班锁,让年龄小的孩子更容易上手;郭滋祺发现上完课桌面上会产生很多橡皮屑,推到地面再扫进簸箕里非常不方便,在老师的指导下她不断尝试,最终设计出隐藏式桌面垃圾收纳装置……学生们不仅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能勇于试验让想法落地,最终让一项项发明脱颖而出。

近年来,朝阳区实验小学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能力,目前已建立30余个体验基地。此外,学校引入众多优质社会资源,变单一供给为多元供给,包括与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北京服装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合作,设置了形式多样的科技课程和社团,机甲大师机器人、航模海模、3D打印、STEAM等丰富多彩的科技课程,吸引了一大批学生深度参与。学校还先后与朝阳法院合作开设法官课程,与药王谷合作开设中医课程,与武警消防支队合作开展消防安全课程,与社区合作开展志愿服务课程,与博物馆合作开展博物馆课程等,促进学生多元个性化发展。

□本报记者 任洁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