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就得有下酒菜,否则火辣辣的酒水咽进肚子里,会很难受。这次约几个好友在饭店小聚,还未曾见面,微信就直接发过来了:酒好不好不要紧,下酒菜别太孬了。
等好友们坐好后,看着厚厚的菜谱里琳琅满目的菜肴,一个个地犯了愁,不知道该点什么菜,有的说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但是就是想不起来什么菜好吃。争论了一番,最后点了油炸花生米、凉拌黄瓜、菠菜炒鸡蛋……让站在旁边等了半天的服务员直翻白眼。在我的坚持下,又炖了一只鸡,服务员才有了笑脸。酒席结束时,素菜盘里几乎没东西了,鸡倒还有多半盆。好友们笑话我不会过日子,非得点只鸡吃,剩下的必须打包带走。
三十多年前,我在农村工作的时候,招待客人的最高标准就是两荤两素:小烧鸡、小炸鱼,外带花生米和豆腐皮,喝的酒都是一些不超过3块钱的本地烧。那时候花生米真好吃,嚼一粒在嘴里,香味久久不散。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更淳朴,主人生怕客人喝不好,为了让客人多喝一杯,往往要从中午劝到傍晚。临分别,身子晃荡着,就是不放开拉着一起的手。
真正喝酒的人是不在乎下酒菜的好与孬、多与少的,只要有酒喝就行。我们称呼只吃菜不喝酒的朋友为“肴将”,一位朋友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个外号,并笑言道:“老婆专门嘱咐过,出门在外,要少喝酒多吃菜。”有一次去外地旅游,我看到一位头发都白了的旅客,坐在潮湿的石头上,一只手抓着一包冰块饮料,一手拿着一瓶二锅头,非常潇洒地啃一下冰块,喝一口酒。我对那位同事说:“快看看,人家这才叫真喝酒呢!”那位同事挠了挠头,说:“真服气了,与他相比,我就是一个‘肴将’。”
电视里经常出现男主角自己拿着一杯酒独饮的镜头,空空的桌子上连个下酒菜都没有。我一直认为这是假装的,是在耍酷。可有一天深夜,我遇到烦心事。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角落里的酒瓶,于是起身给自己倒了半杯酒。准备去厨房找点剩菜或者咸菜之类的东西时,担心弄出动静影响家人休息,只得把杯子里的酒轻轻地往嘴里抿一点。辛辣的感觉立刻充满了口腔,我没有马上咽下去,而是含在了嘴里。舌头开始发木,继而发疼,最后连太阳穴的血管都在动。我咽了下去,直接能感觉酒已经流到了肚子里的什么地方。而第二口感觉就不一样了,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盘旋在心头,挥之不去。古人说举杯消愁愁更愁,而我在这种感觉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天下没有过不去的坎,明天的太阳还是新的。
好友在一块喝酒是喝的一个快乐,一个人喝酒是喝的生活。快乐的感觉大家都知道,而独饮的滋味只有自己能够品尝。所以不管是萝卜白菜,能下酒的就是好菜。
□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