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老北京重阳登高那些事儿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3年10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北京重阳登高那些事儿

 

时近九月初九日,又是一年重阳时。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以登高为盛。居高临下,极目远望,祈福纳祥,别有情趣。那古人为何要重阳登高?老北京重阳登高有哪些佳处?今天就说说老北京重阳登高的趣闻逸事。

重阳节登高为祈福纳祥

重阳登高之俗,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中已有相关记载。最初是在秋(农历)九月,即农作物丰收之时,祭祀天帝、祭祖、神灵的活动,而从汉代开始已有重阳登高求寿之俗。

重阳登高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即登高避灾、山岳崇拜、登高辞青。

登高避灾,即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认为重阳之时,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充满邪气,很不吉利。另说“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为了避免接触到邪气、凶气,逢凶化吉,所以在九九这一天登高,以避邪气,求得吉祥。

山岳崇拜,即登高祈福。古人的生活环境很艰苦,最初的生存资源主要取自于山岳,如山林中的各种植物,包括树叶、果实等,都是最早的食物,而山中的动物,更是人类生存和繁衍所不可缺少的,山中的泉水也是必不可少。所以古人对山岳,特别是高山,非常崇拜,希望山上的资源越多越好,永不枯竭。为此,在重阳的时候,登高膜拜,表达对山岳的敬畏、崇拜和祈福。

登高辞青,即与清明踏青相对应。重阳之时,已至秋末,霜降节气将至,春夏秋三季的绿色景象逐渐消失,人们登高,以辞别绿色之景象,并希望来年万物生长,繁茂昌盛,也就是五谷丰登,这样才能丰衣足食。因古人视绿色为青色,故称“辞青”。

作为历史文化古都,元明之时,老北京人已有重阳登高之俗,清代及民国时期则更为盛行。

据《老北京传统节日文化》载:老北京人对于登高的阐释主要是提壶携磕、赋诗饮酒、烤肉分糕的常营游玩、娱乐休闲。明清时,每逢农历九月初九,皇帝都要亲自到万岁山(今景山)去登高拜佛祈求福寿平安,并观览京城风光。明代史玄《旧京遗事》中便有“万寿山俗云煤山(今景山),圣上重九题登高于此”的记载。清代康熙皇帝曾连续六年在重阳之日率文武百官登临山顶,祈福纳祥,并御题《九日幸景山登高》诗。

登高是老北京民间重阳的主要活动。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磕,出郭登高。南则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今陶然亭西北侧)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城(今黄寺)等处,远则西山八刹(今八大处)等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淘一时之快事也。”而《帝京岁时纪胜》则称:“都人结伴呼从,于西山一带看红叶,或于汤泉(今小汤山)坐汤,谓菊花水可以却疾。又有治肴携酌,於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老北京人还有重阳登塔的习俗。天宁寺位于广安门外,地势较高,亦是京城登高的好地方。

清末民初夏仁虎所著《旧京秋词》中有《九月登高昔在天宁寺》诗:“天宁扫塔江亭醉,九日登高会己阑。踏过煤山来万岁,琼楼玉宇试高寒。”法藏寺位于天坛以东,清末震钧《天咫偶闻》载:“天坛之东有法藏寺,浮土(屠)十三级。登之,所见甚远,都人以重九登高于此。”可惜的是该塔早已消失了。西直门外真觉寺,俗称五塔寺,建于明永乐年间,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建。寺内金刚宝塔“台高5丈,缘石阶可登,极目四望,长河蜿蜒如带,乱叶飘丹,西山凝紫,斑斓景色一览无余。”《帝京岁时纪胜》称:“重阳日,北城居人于阜成门(实为西直门)外真觉寺五塔金刚宝座台上登高。”至近现代,这里仍是人们登高重阳之所。

有意思的是,重阳登高美食中,花糕是必不可少的。清代文人杨静亭《都门杂咏》曰:“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花糕,又称菊花糕、重阳糕。《燕京岁时记》称:“花糕有两种,其一以糖面为之,中夹细果,两层、三层不同。乃花糕之美者;其一蒸饼之上星星然缀以枣栗,乃糕之次者也。”吃花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寓意“步步高升”。早年间人们在登高时,都要携带花糕,在登临高敞之时品尝,取步步高升、飞黄腾达之意。

老北京重阳登高佳处甚多

北京城三面环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故有“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之说。明清时期北京城内没有太高的建筑,秋高气爽的重阳之日站在京城的任何一个制高点,都可望见京畿的不少景观。故有诗曰:“重阳天净气爽新;正是登高壮观时。京师秋色尽可览,极远之处多景致。”

报国寺在广安门内,距卢沟桥约26里。该寺后院建有毗卢阁,登阁远眺,京西之景尽收眼底。故明代《帝京景物略》载:重阳节登报国寺之毗卢阁,“卢沟(桥),舆骑负载者,井井。”清代进士励宗万从毗卢阁西望,“西山翠色,以手可扪,望卢沟桥,行骑历历可数”。

古观象台(位于今建国门内),始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置于高台之上,东距通州约35里。清代乾隆年间进士戴璐重阳之日曾游至此,向东眺望,“通州城区可接之眉睫间”。

从京城可以望见京畿的景观,而从郊区同样也可以望见京城。明代礼部尚书倪岳在《游瓮山(今颐和园万寿山)记》曰:“瓮山在都城西三十里,清凉玉泉(山)之东,西湖(今昆明湖)当其前,金山拱其后……可登可眺,或近或远,于此东望都城,则宫殿参差……西望诸山,则崖峭岩窟,隐如芙蓉,泉流波沉,来如白虹,渺乎若是其旷也。”

香山碧云寺距西直门约30里,站在寺内金刚宝塔台座上,可见“都城如带”。另据《宛署杂记》载,香山(距北京城约32里)上建有望都亭,在此眺望京城“宫殿历历可寻,惟见城垣(城墙)如黛。”清代《日下尊闻录》也记载,重阳日站在香山的“青未了”上,“都城烟树隐隐可辨”。中峰在香山之后,东望京城,“微见黄色一点,大内(紫禁城)也”。《天府广记》载:“翠岩寺在中峰之北,登之,隐隐见都城九衢宫观栉比,万岁山(景山)及白塔寺了了可指。”

京西石景山海拔184米,曾有“燕都第一仙山”之称,明代《宛署杂记》载,“山最高耸,东可望京师”。门头沟戒台寺在北京西南,距广安门约50里,明万历年间《长安客话》载,从戒台寺“东可眺神州北京城”。百花山距北京约120里,“东亦可望见京师”。顺义西北史家山(今属石槽镇)海拔101米,距北京城约90里,清代《名胜志》称:“南望京师城阙,金碧眩目。”

重阳日从京郊的某个制高点同样可以远望另一处景观。石景山模式口有海会寺,距卢沟桥约20里,明代天启年翰林待诏宋启明九九重阳之日与友人曾游至此,登高远眺后,在《长安可游记》中写道:“自南山磨石口登海会寺,寺当山缺,远见卢沟桥在数十里外,桥柱历历可数。”翠微山上有海藏寺,距卢沟桥约26里,明代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宋彦在此远眺后,在其游记《山行杂记》中写道:“海藏寺径旁多嘉树,四山骈罗,寺若当玦口,殿方丈最高,望卢沟桥车骑可数。”

旧京“五顶”之一的北顶(碧霞元君庙,位于今奥林匹克公园内),距居庸关60多里,明末布衣释超全(俗名阮旻锡)游京畿古刹时,在此远眺,“可望居庸”。卢沟桥东北有王家岭,距昌平十三陵约60里,《长安客话》称:“东望则(京城)宫阙参差,与日相映。北望则九陵(当时十三陵只埋葬了九位皇帝)在焉。”

百望山位于颐和园北约6里,海拔210米,是太行山余脉进入京城的最后一道山梁。其名最早见于文字记载者,当为明万历年间进士王嘉谟在《蓟邱集》中所记:“瓮山(今万寿山)斜界百望,是山也,南阻西湖,神皋若皆萃焉;北通燕平(今昌平),丛丛硊磈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焉,是宣禾黍。山之阳有祠焉,高15丈,登之可以望京师,可以观东潞。”清代文人重阳节时多在此登高,并有“白浮堰故道(今京密引水渠)西有百望山,高15丈有余,秋日登之,极目东眺,隐见潞水如带,北望军都(山)巍峨如龙”之记载。“东潞”和“潞水”即白河(今潮白河)、北运河,北通北京,东南通天津,与南北大运河相接。百望山距潮白河最近处约110里,秋高气爽之时站在百望山上能望见潮白河,可见当时北京地区空气是何等的澄澈,能见度是多么的好。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做客北京电台文化节目百余次。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