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中轴线”名称里的历史脉络
主讲人介绍: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年9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中轴线”名称里的历史脉络

 

北京古都规划演进发展近八百年,其中“中轴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其形成原因、文化内涵与哲理意蕴值得深入认识理解。北京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长7.8公里,被誉为“北京城的灵魂与脊梁”。有意思的是,当代人查阅元明清古籍,却未见“中轴线”一词,那北京“中轴线”的名称究竟是怎么来的?有何历史渊源?民间为何又将“中轴线”俗称为“龙脉”?这里就和读者朋友聊一聊北京“中轴线”名称的来龙去脉——

古籍中没有“中轴线”一词 但“中轴线”理念很清晰

查阅众多有关北京的文献史籍,均没有明确提到“中轴线”一词。

北京文史专家赵洛先生在《北京的中轴线》中记述到:“故宫中轴线只是北京南北中轴线的一部分,这条城市中轴线是那么明显,可是在以前,它又是那么不明显,至少建成几百年来很少有人说起。我从1958年开始参加编校邓拓慧眼卓识提出的《北京古籍丛书》,编校了二十年,几十册。奇怪,北京众多的古籍中竟无一句说到这条中轴线。”

古籍中虽然没有关于“中轴线”的记载,但北京城的对称,北京城的规划,古籍中还是说得很多。如明代上元(今南京)人、史学家盛时泰在《北京赋》写到:“列御道以中敞,纷左右以为墀;太庙斋宫,对联社稷;列六卿于左省,建五军于右隅;前列其奇,后峙以偶;左右并联,各互为耦。”其“并联为偶”,即左右对称。凸现对称也就显现出中轴的脉络。只是那时没有“中轴线”这个名称。

盛时泰在《北京赋》还写到:“尔其华盖承宇,亘(gèn)中直连……午门端门,承天大门。层列叠拱,摐(chuāng)甗(yǎn)峥嵘。顺掖之启,左右崚嶒(líng céng)。东西华角,并带同横。立琼楼于两旁,分文武而各驰……列御道以中敞,纷左右以为墀。列直庐于其外,见栟榈(bīng lǘ)之对起……东有文华,扈以文渊。西有武英,嶻嵲(jié niè)腾骞。”由此将北京城以中心轴为核心,左右对称的建筑布局描述得淋漓尽致。其中的“亘中直连”便是中轴线。

其实,北京中轴线从元初建城时就有了,只是“中轴线”一词没有明确地出现。今天北京中轴线正是元大都的中轴线。这条轴线从城南丽正门向北,经千步廊,穿过皇城正门灵星门,过周桥(今故宫内金水桥)和宫城正门崇天门,再过大明门、大明殿、延春门、延春阁、厚载门、御园、厚载红门,再过海子桥(今万宁桥),直到中心阁(大致为钟鼓楼位置)。

有史学家考证认为,当时刘秉忠设计元大都时,虽然没有提出“中轴线”一词,但应有“中轴线”的理念。《中国营城史话》称:古代都城中轴线的出现,是在北魏时期的洛阳。当时洛阳城内的皇城在都城的中间偏北位置,已有了一条纵贯都城、皇城和宫城的中轴线。相关坛庙、衙署等主要机构,也基本上围绕着中轴线加以设置。此后隋唐时期新建的长安城继承了这种模式。金代定都北京后,海陵王新建的中都城(今北京城区西南部),便出现了北京都城史上第一条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南起中都城正南门丰宜门,北至中都城的正北门通玄门,全长约9里,中间贯穿了整个皇城的各组宫殿。

金贞祐三年(1215年),中都被蒙古军队攻陷,城池随后被毁,忽必烈在其东北部选新址,营建元大都城,并由刘秉忠主持,他自然要参考历代都城及皇城营建的模式与布局,“中轴线”的布局也就自然而然地彰显出来。此后历经明清两代,北京城几经扩建,中轴线不断延伸,遗憾的是没有把“中轴线”一词明确记录在历代史籍中。

梁思成首提“中轴线”概念

并对北京中轴线详细阐述

至少在清代,还没有明确提出“中轴线”一词。而首次提出“中轴线”概念的,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

梁思成,生于1901年,广东新会人,近代思想家、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之子。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早在1932年,梁思成发表的《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中,便使用了“南北中线”的说法。1942年编写、1944年完成的《中国建筑史》,在论述中国建筑平面布局特点时,开始使用“中轴线”一词。他写到:“紫禁城之全部布局乃以中轴线上之外朝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朝会大典所御也。”“中轴线上主要宫殿之两侧,则为多数次要宫殿。”进而又说:“就全局之平面布置论,清宫及北京城之布置最可注意者,为正中之南北中轴线,自永定门、正阳门,穿皇城、紫禁城,而北至鼓楼,在逾七公里半之中轴线上,为一贯连续之大平面布局。自大清门(明之大明门、今之中华门)以北至地安门,其布局尤为严谨,为天下无双之壮观。”

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致力于北京城的保护与规划建设。1950年他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所提交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一文中提到:“由都市计划的传统上看,中国的城市,除却特殊受地理条件之约束者外,没有不有中轴线的,建筑物都是有广阔的空间衬托的。”这是梁思成第一次正式公开提到北京“中轴线”。

1951年2月19日、20日,梁思成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文章的最后又明确提出了“中轴线”的概念。

1951年4月15日,梁思成在清华园撰写了《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发表在同年同月《新观察》第二卷7-8期上。其中第四部分名为“北京的城市格式——中轴线的特征。”“大略的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但贯通这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我们可以从外城最南的永定门说起,从这南端正门北行,在中轴线左右是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约略对称的建筑群;经过长长一条市楼对列的大街……才面向着内城第一个重点——雄伟的正阳门楼……从正阳门楼到中华门,由中华门到天安门……由天安门起,是一系列轻重不一的宫门和广庭……一直引导到太和殿顶,便到达中线前半的极点,然后向北、重点逐渐退削,以神武门为尾声。再往北……景山中峰上的亭子正在南北的中心点上。由此向北是一波又一波的远距离重点的呼应。由地安门,到鼓楼、钟楼,高大的建筑物都继续在中轴线上。但到了钟楼,中轴线便有计划地,也恰到好处地结束了。”

他将北京城“中轴线”的走向、脉络、长度及沿线建筑、景观描绘得格外清晰,文辞生动,无不令人赞叹。此后,“中轴线”一词作为北京地理术语,被普遍使用,并运用于北京城市规划上。

“中轴线”被称为皇城的“龙脉”

这一传统文化观念源远流长

尽管史籍中没有明确提到“中轴线”一词,但历代民间都将这条轴线视为皇城的“龙脉”。从最早元大都的建造,到明代营造北京城,这条“龙脉”仍旧沿用,并以此为对称轴建造皇宫。清军入关后,依旧沿用这条“龙脉”,延续数百年。

早在先秦时期,《吕氏春秋·慎势》中就提出了“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规划原则。意为帝王所处的位置需要是天下正中。而北京城的营造形状是正方形,形似“口”字,中轴线从中间穿梭而过,这就形成了一个“中”字,所以说北京城的营造符合“择国择宫立庙”的理念。

据《北京中轴线史话》载:龙是神话中的神兽,为智慧、威武、权力的象征,古代也代表着君权神授的至高无上,由此历代帝王都自命为“真龙天子”。在我国古代风水学里,人们把风水好的地理山脉称之为“龙脉”,而将皇宫修建在“龙脉”之上,有保佑社稷、国泰民安、传承万代之寓意。所以忽必烈之后,明清两代的皇帝都没有更改这条“中轴线”的意思。由此通过轴线上的建筑,体现皇城是万物的中心,是“天地会合、四季融和、风调雨顺、阴阳交泰之处”,更是皇帝“屹立于天下中心,安抚四海万民”之所在。

这条轴线的核心地段为皇城内中轴线,除了恢宏的宫殿,还有太庙、社稷坛、天坛、先农坛等皇家建筑,无不体现出皇权至高无上,尽显“龙脉”之绵延。

以上综合考证可见,“龙脉”和“中轴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观念,在当代城市设计与建筑规划中,仍有着重要影响。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