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未来城市副中心防洪标准将达百年一遇
信用培育助力市场主体积累“信用财富”
新地标激发文旅新活力
百名外籍青年感受中国经济与文化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23年9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名外籍青年感受中国经济与文化

 

记者近日从团市委获悉,为期10天的北京友好城市国际青年交流营暨“金砖+”青年交流活动近日举办,来自21个国家26个国际组织近百名外籍青年走进北京和重庆,亲身感受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体验中华文化之美。

交流营聚焦富有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园林等城市地标,开展了京味儿文化漫游记、美丽京郊乡村行等实地走访活动,带领各国青年到故宫、长城、前门等文化地标打卡,感受中华文明的地理坐标、精神标识和时代传承;举办“花YOUNG邻里”国际青年文化市集,组织各国青年绘制脸谱,体验汉服、活字印刷术、茶道和投壶等传统技艺,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交流营活动,通过文化交流,我充分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也感受到中国青年在文化传承创新中作出的努力。”来自荷兰的青年代表Morris Willem希望参与者能够将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为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创新贡献青年力量。

聚焦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成果,主办方组织各国青年前往新浪、小米、用友等数字经济型代表企业参观交流,与企业青年畅谈数字科技发展前沿,启迪各国青年用数字科技赋能城市发展。

此外,主办方还组织各国青年前往鸟巢、水立方,感受北京中轴线的现代篇章;走访城市副中心、参观运河商务区,目睹北京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生动实践。结合所见所闻,友城青年围绕“青年与城市文化地标”“青年与城市数字地标”两项议题展开交流研讨,为城市地标建设发展贡献青年思路。

来自马来西亚的青年代表Poh Jing Xuan在交流分享会上表示,活动让他对青年发展与城市地标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理解,希望充分发挥友城青年作用,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的美好未来。

北京友好城市国际青年交流营于2012年首次举办,至今已举办12届,共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余名中外青年参与。

□本报记者 任洁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