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的眼里,幼儿就像是一只只“小蜗牛”,用灵敏的触角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探究未知世界,所以她自称“蜗牛妈妈”,着力培养幼儿努力向上的精神,让幼儿在多彩的体验中获得成长的力量。在呵护幼儿的同时,她不断提升自我,逐渐成长为延庆区学前教育首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人民教师”等多项荣誉,她就是延庆区第一幼儿园业务副园长解春荣。
像妈妈一般慢慢等待小“蜗牛”的成长
解春荣毕业于延庆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扎根教育教学一线已有32年。从迈进幼儿园大门的第一天起,她就用“务本求实”“坚持不懈”鞭策自己,将个人见解与幼儿园文化紧密融合,提炼出以“蜗牛”为主题的教学理念,注重培育孩子“乐观、自信、好奇、勤奋、坚韧”的“蜗牛品质”和“尊重规律、稳步前行、永不言弃”的“蜗牛精神”。
作为“蜗牛妈妈”,解春荣认为孩子就像蜗牛一样要慢慢与世界交流,“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按照成长规律、年龄特点,以多感官、多场景、多形式的方式来探索未知,认识世界,慢慢等待孩子的成长,给孩子自主体验的机会,让每一名幼儿都成为自主、自立、自信的发展个体。”
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解春荣给予幼儿身心体验的机会,积极研究解决幼儿在习惯养成、主动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让幼儿在多彩的体验中获得成长的力量,促进幼儿持续发展。
秉持这样的理念,当孩子们在“变废为宝”主题活动中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解春荣总是用“你换个方法再试试”“与伙伴一起试试”“老师相信你”等话语引导鼓励幼儿,直到幼儿成功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露出自信的笑容。当她遇到手有残疾画不了画的欣欣时,她会陪着孩子反复尝试不同的用笔方法,帮助欣欣建立自信,成长为班中的“小画家”。
离园前的“悄悄话时间”到了。解春荣问:“孩子们,今天谁还有悄悄话?快和老师说一说”。丁丁和萌萌跑过来,扒在她的耳边说起悄悄话。两人刚离开,她又发现思思慢慢地走过来,在她的耳边轻声地说:“解老师,我把魔方弄坏了一个,我不是故意的。”她笑眯眯地耐心询问:“是魔方太累了,想休息一下了对吧,它去哪儿休息了?”思思告诉她:“我把它藏到我的小书包里了。”“为什么?”“我要把它修好,我请爸爸帮忙。”她赶快说:“我能帮你忙吗?”思思迟疑了一下,抱着怀疑的态度点点头,于是她让思思晚走一会儿,她要陪孩子一起把魔方修好。
就这样,其他小朋友都走了后,师生俩把魔方掏出来修好了,送回教室里的“小窝”。思思终于笑了,笑得很甜,和解老师挥手告别,这才依依不舍地向着一直等待她的父亲走去。
解春荣对这个教育案例做出分析:孩子不敢把自己弄坏的玩具告诉老师,并且藏到书包里,想带回去求爸爸帮忙。老师理解孩子的想法后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利用风趣的语言给孩子以安全感,然后和孩子共同修好玩具,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强化了孩子弄坏物品要修好的良好习惯,增近了孩子与教师之间的情感。
践行“蜗牛精神”取得丰硕成果
“蜗牛宝宝”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解春荣鼓励幼儿家长践行坚持不懈的“蜗牛精神”,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创建和谐的共育环境。
在解春荣带的班里,家长们经常和她交流、切磋育儿经验,她被打趣为 “蜗牛家长”的“大家长”。新冠疫情期间,由于幼儿园停课,教师无法和家长面对面交流。解春荣就结合家长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开展线上答疑,推出“特级教师支招”栏目,就幼小衔接、情绪管理、学会做事等话题为家长支招。她的访谈内容被“学习强国”“首都教育”等栏目收录并推广,最高点击量达到10万次。
解春荣一直注重学前教育理论研究,成为园中最早开展课题研究的教师,独立承担了近十项市级课题。在2017年获评北京市特级教师后,她在幼儿园的支持下成立“蜗牛妈妈”特级教师工作室,她的团队被大家戏称为“蜗牛团队”。在她的带领下,团队逐步形成稳步前行、永不言弃的“蜗牛精神”,在共同学习与研究中不断搜集幼教新信息,把握幼教发展新方向,总结了4本优秀教育成果册,多篇论文发表在《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国家期刊上。工作室就像一个育人的摇篮,为延庆学前教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
多年的耕耘必有开花结果,2019年,这位延庆学前教育领域著名的“蜗牛妈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21年被评为“北京市人民教师”,2022年被教育部授予“第七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称号。
□本报记者 任洁 通讯员 延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