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苑
3上一版
 
父亲的职业变迁
红袄漫话
秋光荏苒休辜负
每一双筷子都栖息着爱情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年8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的职业变迁

 

“擎起妻儿一片天,遮风避雨赖双肩;甘心承得千般苦,父爱无言深似渊。”近日读到某位作者的《父爱》诗一首,深感共鸣,记忆深处父亲日夜操劳、身兼多职的身影涌现眼前,激起我万千思绪。

我的父亲是一名“专业”的农民。小时候,为了供养我们姊妹几个上学,父亲每日在菜园勤耕苦种。从西红柿苗的培育到花开授粉的研究,从蔬菜大棚的搭建到保暖草帘的编制无一不下功夫实践。寒来暑往,黄瓜藤爬上了竹架,大蒜苗在冷水中洗净泥巴,豌豆苗摇曳着紫色花衣,芫荽也捆捆拥抱成扎。夕阳下,土豆爬出了泥土,茄子青椒也被一一摘下,所有丰收的喜悦都刻在了父亲的脸颊。为了提高作物产量,父亲常在夜晚研读《农村百事通》杂志,期待瓜果早日上市卖个好价钱,嘴里念叨:“这筐西红柿卖了可以给老大交学费,那麻袋青椒茄子可以给老二换一身新衣服回来”。

除了种地是把好手,父亲还是一名技术精湛的手艺人兼小商人。儿时,为了扩大家里经济来源,夏日他学做绿豆凉粉,在一辆自行车、一杆秤、一盆盆凉粉的加持下,他化身成走街串巷的生意人。到了冬日,趁着农忙空隙,他从市场批发山楂回来,将一颗颗山楂去核、清洗,串成一串串大小匀称的糖葫芦。夜色朦胧中我常见到父亲正支着炉灶认真地熬制糖液。这种小生意父亲做得深情忘我,他常说:“勤劳与汗水可以收获心安”。日复一日的坚守下,家里的日子也渐渐红火。

等我们都稍大些,父亲又开始琢磨新的挣钱门路。家里不仅孩子多,而且上了初、高中后,我们的学费开支也多了起来。父亲又开始了他的“工人”生涯。那一年,我上高一,父亲陪我去学校报到,临走时他把余钱都留给了我,身上只有回程的车费,还不忘叮嘱我:“安心学习,钱的事不归你操心!”不到周末我就收到了父亲托亲戚捎来的学费。月末回家,从母亲口中得知,那些钱是父亲去工地上扛水泥挣来的。炎炎烈日,缺乏经验的他被滚烫的水泥灰烫伤了背部。一大片的水泡紧紧粘着单薄的短袖,无法脱下的衣服只好由母亲拿着剪刀轻轻地零星剪下。我无法想象那撕扯着血肉与泡液的场景,一度哽咽。那一年,我恍然明白“倔强”有时是褒义词。

父亲干一行,爱一行,认真又专业,而且从无怨言。我从未听他说过生活如何辛酸苦闷。仿佛在他那里,生活便是这样:安然地坚守,把脚下的土刨好,手里的活干仔细,背上的货要扛稳,一切都会好起来!父亲的字典里,从来没有“生活是苦的”这样的信念。长大以后,我才深刻理解“面对”这个词的分量。生活受挫时,我常常感念父亲在我心田中种下的种子,它们在风雨中悄然发芽,带给我无穷的力量。

近日读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燕诗示刘叟》,我深有感触。诗中写道:“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双燕抚育幼燕的辛劳常让我想起为妻遮风、为儿挡雨的父亲。虽然父亲给不了我们富贵的物质生活,但却给了我们在风雨中面对起起落落的勇气与担当。

□杉柠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