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2点多钟,正在熟睡的我突然被惊醒。感觉床像艘行驶在大海上的船,被大浪猛地高高地顶起,又重重地落下,如此反复了两三次。我意识到地震了,马上叫醒家人,以最快的速度冲到楼前的小广场上。
印象中这种感觉,我以前只有过两次,一次是唐山大地震,一次是汶川大地震,而这次又会是哪里?我问了问同样原因来到小广场的邻居小王:“你知道这次震中是哪里吗?”小王说:“我查查。”说着就在手机上开始相询。我看了看自己的手,不禁苦笑了一下,自己冲出家门时,连钥匙都没有拿,却将手机紧紧攥在手里。我刚打开微信,信息提示音便响个不停。我借着路灯昏黄的光亮仔细看了一下,有亲人的,也有朋友的。
“赶紧起床,叫上婷婷和孩子,去空旷的地方!”我心里一阵感动,这是大姐发来的。我手机晚上关机了,打不通,急得她只能发微信。“你那里怎么样,严重吗?”这是一个外地朋友发来的……
我点开朋友圈,发现里面热闹非凡。有报平安的;有发送道路状况的:某处拥挤,请勿前行;有发避难场所位置的:尚有空地,欢迎前来等等一系列消息。有几个活跃分子竟然在路边支起小桌子,上面放了几把扑克,直言有来打牌的吗。更为可笑的是一位朋友带着全家跑到田野,架起烧烤炉,吃起了夜宵。还说让地震吓了一跳,得好好补补。
我特意看了一条名叫《如遇地震,高楼如何避险?》的消息,感到非常地“涨知识”。心想幸好早看到,否则一旦遇到高级别的地震,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我把这个内容讲给家人听,不料被在幼儿园上大班的儿子笑话了一阵。他说:“爸爸,这些我都知道,我们在幼儿园都学过了。”我有些惊讶,问他:“地震了,能坐电梯吗?”“当然不能!要走步梯。”“哪来不及下楼,怎么办?”儿子把头一昂,说:“找个墙角双手抱头蹲下,或者是到床下或桌子下躲着。”我摸着他的头说:“回答正确,100分。微信里也是这样说的。”儿子骄傲地笑了。
我看着身边屹立不动的高楼,心里不由得一阵庆幸。一直认为我们地处平原,自然灾难离我们很远,其实它们就在眼前,就在脚下。提高防范意识,增长自救技能必不可少,而且现在微信传播很方便,在微信里随时学习一些防灾知识,也是必要的。
□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