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京劳动者之歌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全力守护城市“地下生命线”
扎根窗口,事事不小“视”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23年8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力守护城市“地下生命线”
——记通州区地下管廊管线事务中心主任吴佩琦
 

通州区地下管廊管线事务中心主任吴佩琦不断创新思维,开拓进取,全面筑牢地下管线和市政施工安全屏障,保障城市“生命线”的安全运行,获评2023年度“应急先锋·北京榜样”。

多措并举

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

“地下管线长期敷设于地面以下,属于隐蔽工程,‘看不见’‘摸不着’,但对城市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吴佩琦告诉记者,只有强化制度,规范施工行为,提高保护意识,才能最大限度保护脚下的“生命线”。正是因为清晰认识到这一点,她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地下管线安全平稳运行,避免发生管线安全事故。

夯实管线管理工作从全面普查开始,吴佩琦牵头组织开展全区906平方公里的市政道路范围给水、排水、通信、电力、供热、燃气、工业管线等地下管线的普查探测工作。“地下管线的家底摸清楚了,下一步就是要防止它们被外力破坏。”她组织编制了《通州区地下管线施工防护管理实施细则》,于2021年4月印发,确保区域内地下管线防外力破坏有法可依。

此外,吴佩琦组织建立常态化在施工地地下管线防范外力破坏联合检查制度,与相关单位以及全区各乡、镇、街道建立联络机制,不定期开展施工现场防范外力破坏专项检查工作,形成常态化机制。

“提升全体居民对管线的保护意识同样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宣传工作。”吴佩琦说。

近年来,吴佩琦致力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安全和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在通州区马蹄村、六合村、绿心公园等地组织居民开展城市管线、长输油气管道安全宣传活动,通过面对面的有效宣传引导,不断增强公众保护地下管线的意识。

开拓创新

探索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为适应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需要和地下管线运行管理创新需求,吴佩琦组织建设了通州区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系统三维平台(以下简称“三维管线平台”),利用“云GIS”、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积极推动大数据、无线互联等新技术应用。

“特别是增强现实(AR)技术首次在我市应用于地下管线方面,创新性地将真实环境与地下管线三维数据相结合,实现地下管线应用的‘透视眼’。”吴佩琦解释说,这一系统内嵌通州区906平方公里市政道路地下管线一张图,涵盖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广播电视、通信、工业管线8大类14小类管线类型,以及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园林绿化等79类地上城市部件。依据每年更新的管线数据,三维系统内嵌管线图也会随时更新,保证管线数据的准确性。

吴佩琦说,通过三维管线平台,解决了以往管线隐藏在地下难以查看、真实情况难以掌握的难题,实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上地下一体化管线管理,并为通州区城市大脑、城市信息模型(CIM)提供地下空间数据依据,为城市建设、道路施工等方面提供多种应用支持,实现地下管线精准定位、快速查询、现场测量、综合分析等应用,从而保障区域内城市地下管线施工安全和平稳运行。

三维管线平台建成以后,吴佩琦细心部署,积极安排,做好管线数据查询服务及应急数据支持工作,为副中心各大工程项目免费提供管线查询指认服务。根据工程项目不同需求,项目单位可以到平台查询工程附近管线情况,也可以由管廊管线事务中心派技术人员到工程现场指认管线情况,协助施划管线标识。

一次,该中心接到通知,广渠快速路与玉桥西路交叉口北20米处供热管线漏水,涉及市政主路开挖,需向抢修单位提供地下管线情况分析。吴佩琦带着平台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与热力权属单位及施工现场负责人对开挖区域周边管线情况进行沟通和分析,确定开挖位置及周边管线情况。经过几个小时的开挖抢修作业,抢修单位于次日凌晨3点将对该漏水处降压泄水并成功修复管线漏点。

2022年,三维管线平台提供数据服务136次,包括管线查询53次,突发事件应急数据支持21次,现场数据分析服务62次,为地下管线应急抢险工作提供了较为直观有效的数据参考。

全力以赴

保障重点工程建设安全

多年来,吴佩琦先后主责承担多项市政工程,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工程实施期间,按照每周3次以上频次对所有道路施工点位进行逐个巡检,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在施工中,吴佩琦严把安全关,要求施工单位全面做好复工前设备检维修和人员培训,确保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在岗在位,严防仓促开工引发安全事故。她多次在施工现场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等应急演练活动,提高施工现场事故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截至目前,吴佩琦已组织完成240条道路的通信架空线入地任务,完成23条主次干路电力工程建设并投产送电;组织完成新仓路中山大街至玉带河西街段排水管线改造施工,保障首师大附中通州分校顺利开学;完成“三庙一塔”周边架空线入地任务,整治景区周边的空间环境;完成通州区“有路无灯”综合整治一期和二期建设任务,为97条道路增设路灯,保障了老百姓夜间出行安全;组织开展通州区老旧小区管线改造工作,彻底解决管线老化问题,确保居民生活安全和便利;组织对全区6万多个井盖加装二维码“身份证”,实现井盖的智能化管理,同时也提高了居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

“关系民生的各种工程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通过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对我而言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每每回望自己完成的工作,无论过程多么艰难,让吴佩琦印象最深的仍然是收到群众和各单位送来锦旗、感谢信时,心里暖暖的感觉。

□本报记者 刘欣欣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