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古人历来把立秋当做重要的节日,在立秋之际,会以各种意蕴不同的习俗度过这个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
在宋朝,立秋之日,男女老少有戴楸叶的习俗,据说,立秋日戴楸叶,可保一秋平安。有的地方不仅戴楸叶,而且还把楸叶或树枝编成帽子戴,既可以应时序、又可以乘凉消暑。《东京梦华录》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楸树是中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枝干挺拔,楸花淡红素雅,自古以来楸树就广泛栽植于皇宫庭院,胜景名园之中。楸树叶、树皮、种子均为中草药,有收敛止血,祛湿止痛之效。由于楸树之“楸”与秋天之“秋”同音,人们戴楸叶,表示为了迎接秋天。到了南宋,这种风俗更为盛行。南宋诗人范成大在《立秋》诗中说:“折枝楸叶起园瓜,赤豆如珠咽井花。洗涤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诗中的“折枝楸叶”指的就是当时戴楸叶、应时序的立秋节俗。
既然古人把立秋当成节日来过,那自然就少不了吃了。于是,“立秋贴秋膘”的习俗便应运而生,即把苦夏身上掉的体重重新补回去。“贴秋膘”一说,最早来源于周朝《礼记》的记载,而被官方所认可,成为达官贵人与黎民百姓一致的习俗,则始于金朝时的北京。据史料记载,金朝的海陵王决定建都北京之后,西建金陵,东通运河,中建金中都,但大量的徭役使得老百姓怨声载道。于是,在立秋当天,海陵王仿效周朝天子,往西郊迎秋,迎秋之后大犒三军。正好那年是乙亥年,也就是猪年,海陵王就用猪肉犒赏三军。自此,立秋“贴秋膘”的习俗就在全国范围内沿袭下来。
与“贴秋膘”相伴的,还有在立秋这天“咬秋”的习俗。清朝张焘在《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曾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朝时期,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瓜。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死。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士兵。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口感有肉感的茄瓜,于是,立秋吃茄瓜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立秋时节,还有晒秋习俗。立秋之后,在一些山区会见到一道美丽的景观:秋阳杲杲、金风送爽,在老百姓房前屋后的平地上、房顶上,摊满了一片片五彩缤纷的南瓜、茱萸、辣椒、柿子;在窗台前、院墙上挂满了一串串黄澄澄的玉米,这是丰收后的人们在晾晒自己丰收的果实,斑斓多彩,五颜六色,形成了晒秋的民俗景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晒秋习俗,成为山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摄影家、画家趋之若鹜,纷至沓来,在此拍摄、写生。
当然,古人的立秋习俗远不止这些,这些摇曳多姿的习俗,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绚丽的篇章,让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聂熙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