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国家和地方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目前,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缺口巨大。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新成立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国家输送相关专业人才。
截至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发展势头良好,规模日益扩大。依据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人才总量预计达到120万人,人才缺口预计可达103万人,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为此,中国不少职业院校瞄准这片“新蓝海”,纷纷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与市场需求接轨。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于2021年新设立的专业。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电”专业的传统优势,将智慧供用电专业群扎实的电机、电池、电控的“三电”专业技术和办学经验,运用到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办学中。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如果出现问题,主要就是维修电池电路,维修人员需要具备基础的汽修知识外,还要具备非常复杂的电子电路知识。这也是我们学校依托‘电’专业向新能源方向衍生的优势。”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科科长武永红介绍。
为做优建强新能源汽车专业,学校携手京津冀三地企业、院校以“校企、校校”合作的模式推动专业的人才培养。学校与阜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新能源汽车教学资源联合研发中心,实现技术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此外,成立了谷建峰大师工作室、姜波大师工作室、王贯山双创教育工作室等,这些也是学校引进优秀人才到校担任兼职教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
记者走进学校的实训基地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在对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进行仔细检修。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已成为该校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时下正逢中考志愿填报季,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咨询。
谈及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技术技能?校长吕轮超介绍,在基础阶段,重点学习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培育学生文化素养和专业基本能力。在专业阶段,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三电”及辅助系统保养、维护、维修的岗位核心技术,课程涉及到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控制系统检修、电池检修、汽车维护与保养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新能源汽车岗位技能。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重点开展电动汽车整车拆装实训、电动汽车整车检测实训、新能源汽车保养实训、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作业实训等,培养学生岗位核心技能。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学校感受到学生们面临前所未有的职业发展机遇。“主要是集中在新能源整车的维修、服务部分,以及动力电池的维修和服务。我们现在的学生都供不应求,所以很多企业都来‘抢人’。”吕轮超介绍。
届时,毕业生可重点进入大型汽车服务集团、新能源车企品牌服务门店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咨询、保养、诊断与维修等工作,也可进入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从事新品测试的工作。目前,在该专业二年级学习的隗鹏博告诉记者,有新能源汽车企业管理、“三电”技术、计算机等多种技能傍身,就业前景非常不错。“据我了解,按目前的就业情况看,如果是进到车间维修岗位,底薪最低都能拿到7000元,高的能拿到12000元。”
“为了适应我们中国对新能源汽车服务能力的提升要求,学校的师资团队也在不断加强。今年我们实施了新能源汽车教师团队提升计划,一是实践能力提升,专门抽调3名骨干教师到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实践锻炼,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二是教学能力提升,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合作重点培训,提升团队的新能源汽车教学能力;三是专业建设能力提升,选派党员教师赴阜平职教中心开展合作交流,校校合作共同提升专业建设能力。”吕轮超表示。
□本报记者 周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