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谷,桃枝等农业废弃物实现了“变废为宝”;在大兴,“农村小微生态湿地”治理模式让昔日臭水坑摇身变为生态景观……日前,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和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发布,为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本市因地制宜采取资源化、特色化、生态化方式,全市已有2400多个村完成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宜居水平大大提升,首都乡村正展开一幅绿色和美、宜居宜业的“田园牧歌”新画卷。
废弃枝条“变废为宝” 生态循环基层治理有机融合
作为“中国大桃之乡”,平谷区每年产生废弃枝条、落果落叶近30万吨,过去随意堆在田间地头,还会拿来烧火做饭,严重污染环境。2017年起,平谷区在刘家店镇启动“生态桥”工程,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循环。
“以前堆在房前屋后、碍眼又碍事的废弃桃枝,现在只要拉到村里的‘生态桥’工程基地,就能领到同等重量的有机肥,不仅省钱,还实现了增产增收。”刘家店镇镇长张晓臣介绍,“生态桥”并不是一座实体桥,而是一个把生态循环、基层治理二者融为一体的大型惠民工程,由村里的原化肥厂升级改造而来。村民通过称重上交农业废弃物,可免费获得同等重量的有机肥料和生态文明积分,参与到农村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
张晓臣介绍,“‘生态桥’每年生产12万吨有机肥,通过有机肥来改善土壤,大大提高了大桃的品质和口感。百姓主动将树枝交到‘生态桥’工厂,不管是城市主路还是农村公路上,都能看到比较整洁的环境。5年多来,刘家店镇的大气环境明显改善,PM2.5浓度从原来的49微克每立方米降到了现在的27微克每立方米。”
“生态桥”模式是北京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一个缩影,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处处长许艺凡介绍,近年来,本市坚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强化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强化目标协同、部门协同、政策协同,多部门联合出台一系列文件政策,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系统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目前,全市2400多个村已完成美丽乡村建设。
保留乡韵乡景
科学有序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农村治理和改造的核心原则就是因地制宜、科学治理,既记得住乡愁,又进行了改造。”许艺凡介绍,在全市农村治理工作中,相关部门会根据生态环境质量、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村民期盼,突出乡土特征、地域特点,保留乡韵乡景,科学有序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目前打造了一批成效良好的生态治理工程。
以大兴区为例,在大力实施农村污水管网工程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农村小微生态湿地”典型治理模式,在20余个人口较少、污水量较少的村庄推广小微生态湿地工程,过去的臭水坑蜕变为受村民欢迎的“打卡”地,解决了农村地区缺少污水处理设施以及污水抽运成本高的难题,实现了农村污水处理、雨洪收集、生态景观提升“三合一”效益,切实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为建设美丽乡村、涵养生态价值开辟了一条特色之路。
许艺凡介绍,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有效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2000余个村庄,行政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9%以上,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提高到99%以上,农村三类及以上公厕比例达99%以上,基本完成农村小微水体治理。
减少面源污染
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近年来,通过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良好生态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在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内,农作物种植全部施用优质有机肥,实现化肥使用“归零”;顺义区向2700余户果农发放有机肥,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有效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全市积极推进化肥精准减量,根据作物种植情况,科学精准施肥、减量增效施肥。
在推进农业绿色防控工作中,农业部门大力推广“一喷三防”、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带动更多农户成为绿色循环农业的受益者。密云区开展了天敌种虫保存、扩繁、设备研发工作,生产赤眼蜂30亿头,在千余亩果园推广应用黄板、糖醋液等绿色防控技术。
此外,通过推进废弃物生态循环,全市严格落实农膜管理制度,推广应用标准地膜,推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在大兴区千余亩农用地示范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试验。
□本报记者 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