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双沟通’时,首先自身要把政策吃透,在走访企业前精准了解需求,对症下药,把好政策送到企业‘手心上’,建会率能提高很多。”在谈及“双沟通”经验时,昌平区沙河地区总工会服务站副站长焦宝强说起了自己的“宝典”。
讲起工会政策时,焦宝强能够信手拈来。工会经费、创新工作室建设、劳动争议调解、职工之家建设等相关条款,他都能解释得头头是道。其实,刚接触这项工作时,焦宝强也是一个“小白”。2018年,刚刚从事一年工会工作的焦宝强开始接触“双沟通”。“刚开始时十分迷茫,不知道从哪个方向下手,对于怎么跟企业谈,跟职工谈也是一头雾水。”焦宝强说。
由于从事工会工作时间短的原因,焦宝强对业务不够熟练,在为企业负责人普及工会政策时,面对对方提出的问题很难给出准确回答。“工会经费怎么收取,收取后如何花,能为职工发放哪些福利,工会经费抵企业所得税的比例是多少……很多政策我只知道概念。张嘴就说建会好,但是好在哪儿却解释不清楚,这种情况很难让企业负责人产生信任。”焦宝强说。
找到自己的短板后,焦宝强开始啃政策、查资料,逐渐,职工创新工作室、职工之家建设、工会经费成本核算等方面的条款都像印在他脑子里一样,可以信手拈来。“只有提升自己,再跟企业方谈时,才会有信心、有底气,才能互动起来。”焦宝强说。
另外,焦宝强认为,在深入企业前,要提前用功“备课”,寻找沟通“痛点”。每次去企业前,他都会做一些背景调查,包括企业的类型、规模,在行业中知名度如何,竞争对手有哪些。焦宝强介绍说:“找到共同话题,跟企业负责人同频共振,从对方的角度切入,谈得才能更好。”
2019年,焦宝强在前往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谈建会时,接待他的是企业人事经理。刚开始时,企业方态度比较冷淡,在了解到该企业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吃过亏,焦宝强随即从工会的劳动争议调解职能入手,深入解答建会能够享受的服务。果然,企业最终顺利建会。
“通过建会,企业可以参加各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状(章)、工人先锋号等荣誉评选,既能展示企业风采,又能提升社会美誉度,这一点对很多企业颇具吸引力。”焦宝强说,“此外,企业建会后如果与员工发生劳动争议,工会可以进行调解,让企业的凝聚力更强,这也是不少企业的真切体会。”
在开展职工沟通会方面,焦宝强积极抓住集中宣传活动机会,在“春风送岗”“学雷锋志愿服务”“安全生产月”“组织法律宣传进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进企业”等活动中,向现场职工群众宣传加入工会能享受的服务,并帮助其扫码入会。
开展“双沟通”以来,在焦宝强和同事的努力下,沙河地区建会企业增幅不断提升,共建会27家,其中企业建会20家、百人以上企业8家,增加工会会员3300多人。
□本报记者 周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