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五一假期,让人们看到三年疫情之后的旅游市场恢复的井喷场面。媒体报道说,除了常规的火车站、机场、地铁、各大旅游景点人满为患之后,就连珠穆朗玛峰等原本人迹罕至的地方也难得一见地排起了长队。鉴于以往假日大规模聚集出行的窘境,早有一些旅游经验丰富的人,专门避开热闹的旅游目的地,寻觅那些冷门、小众的景点。
这类地方,一般不出名,知道的人也不多。甚至没有名山大川、文化遗产、4A景区等名号加持,有的也许就是山清水秀、异常静谧,适合观光和小住几日的安静休息。“城市太拥挤,不如去村里”。在反向旅游的热潮中,无数各具特色的乡村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毫无疑问,乡村旅游在这几年一直热度不减,而在今年上半年达到了新的热度。有人认为,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活化特征更为明显的乡村旅游,明显切中了当前人们对旅游的这种期待。没有多少名胜古迹供游赏也不要紧,更多是提供一份独家体验。一个理想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可以玩,可以赏,更可以冥想发呆,让疲惫的身体得以放松,实现人与自然的深度连接,创造一种完全不同于城市生活的体验。
不能不说,乡村旅游的火爆出圈,有短视频平台的巨大推动。如抖音、小红书、快手这类年轻人喜爱的平台。每一个网友的乡村旅游分享,都会带来无数人的心神向往。抖音最近发布的《乡村文旅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新增乡村内容数超4.59亿个,播放量超23901亿次,同比增长65%。
记得前几年我去大理、丽江时,见到的很多游客都和我说,一来到这里,就不想走了。因为这里太静谧,生活也是那样的安静。适合做自己想干的事情。更何况,那里的气候十分宜人,光是看看那无比湛蓝的天空,闻闻那里湿润的新鲜空气,就足以让人心旷神怡了。
如今的乡村旅游绝不是只是吃吃农家饭,住住民宿就可以满足的了,还有了诸如研学、养生、阅读、非遗、漫步、减压等功能。如在那些远离市区的山村书院,可以读书、写书法、看风景;到乡间的木工坊,做木工、结识新朋友,都是放松心灵的度假方式。有的人为了彻底放松,就专门到远离大城市的乡村书院去看一天书,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9年,全国乡村旅游人次从近8亿跃升到30亿,年均增速超过20%。显然,受到三年疫情的影响,乡村旅游虽然出现了短暂的停滞,但是从今年上半年整体的发展来看,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远远好于预期。来自文旅部的消息还显示,近年来,全国培育了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6000多个省级、1597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构成了特色乡村旅游的主架。
所有这些优质乡村旅游资源储备,无疑为广大游客提供了诸多重要的旅游参照。我以为,乡村旅游应各美其美,根据各自的历史文化,民宿特色挖掘旅游底蕴。乡村旅游一要突出慢生活,突出田园牧歌的浪漫,让游客在这里深度融合体验;二是要为人们提供寻找乡愁的最佳范式,重新感受乡土文化的浸润。由此可见,乡土性是对游客最大的吸引力。
其实,乡村旅游的灵魂还是乡村文化。再好的风景,如果没有乡土文化的加持,也是过眼云烟。那些老村落、老房子、老物件承载的乡愁和传说,才更有嚼头。总之,乡村旅游要紧扣乡土性,拒绝过度开发,应为游客创造一个安静的小天地,这才是上品。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