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盛丽) 昨天,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文物局、中国文物报社、北京博物馆学会主办,中国园林博物馆承办的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北京主会场活动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举行。北京主会场活动精彩纷呈,发布了一系列北京地区博物馆在展览、社教、志愿者、博物馆之城建设方面的工作成果。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1-2022北京地区博物馆蓝皮书》。本书侧重北京地区博物馆在2021-2022年度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在配合北京冬奥、抗击新冠疫情、博物馆学术研究与出版、博物馆藏品征集、博物馆法治建设、博物馆在中轴线申遗中的作为等各方面的总结分析、展望思考。
此外,主会场活动推出的“北京博物馆云”小程序,为用户提供“博物馆预约”“展览推荐”“藏品精选”“社教活动报名”等服务功能。今年,该小程序还承载了“博物馆百千万惠民活动”全部功能,后续将进一步联动博物馆,推动博物馆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2年度北京地区博物馆优秀社教案例评选结果。今年的评选广泛征集利用博物馆资源原创设计的教育项目,主要聚焦优秀教育活动、优秀教育视频和优秀教育出版物三个类别来评选。目前共有来自综合类、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的42家博物馆申报56个教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