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园”之一的颐和园,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美誉。已记不清多少次寻游于此,感受着四季变换的景致。但心中总有一种想象,这颐和园的夜色是个什么样的景致?终于在一个月圆之夜感受了这座皇家御园的夜色之美。
一天,寻游颐和园之后走出大门时,不经意间看到门前“游园须知”中的“开放时间”。其中旺季最晚入园时间为晚上七点,八点静园。于是心中忽然有了一种想法,旺季中的九十月份天色已逐渐昼短夜长,晚上七点便是夜色朦胧,如果在最晚入园时间七点钟之前进园,到八点钟静园,可以在园中夜游一个多小时,这样就能领略夜色之下颐和园的另一番景致。
不久,我特意选在一个月圆之夜,于晚上7点停止售票入园之前的十几分钟,走进颐和园的西宫门。之所以从西宫门入园,可以沿着西堤而行,远观夜色中颐和园的全景,然后向北而行,可近观石舫、佛香阁、长廊的夜色之景。
走近西堤,我缓缓而行,此时游客大多已出园,园中游人极少,一切归于宁静。不知不觉中,天色变得越来越暗,远望万寿山及佛香阁,已笼罩在夜色之中,但轮廓依然可见。
沿着西堤依次走过柳桥、练桥、镜桥,便来到了著名的玉带桥。其拱高而薄,桥身、桥栏用青白石和汉白玉石雕砌,呈曲线型,宛若玉带。拾级而登,便置身于桥上,向东而望,但见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倒影在昆明湖上,波光粼粼。走下玉带桥,继续向北而行,走过豳风桥、界湖桥,转过半壁桥,穿过宿云檐城关,便来到万寿山西麓。本想由此向东,沿山路登上万寿山,但此时天色已完全黑了,山上没有路灯,出于安全考虑,没能贸然上山,而是继续向南而行,很快来到园中的著名景观石舫。它本称清晏舫,以巨石而筑,形似一巨大的船体,上为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在灯光和湖水的映衬下,好像一只画舫停泊于港湾。
再往前走,灯光愈发的明亮,原来已来到了长廊西端的石丈亭。此时已是晚上7点半了,园中几乎见不到游人。长廊里的灯亮着,附近的一些景观灯也亮着,放眼望去,灯光映射着的长廊,宁静而别有韵致。
长廊西起石丈亭,东至邀月门,全长728米,共有273间,中间穿过排云门,两侧对称点缀着清遥、秋水、寄澜、留佳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漫步于长廊,很是惬意,灯光映照着的景致,色彩鲜明,富丽堂皇。
走过清遥亭、秋水亭,便来到佛香阁下面的排云殿前。穿透廊间的灯光,山水间的景致显得格外寂静而和谐,游人的心境不由得沉浸于其中。
走出长廊,来到昆明湖畔。此时月亮已高高升起,悬于昆明湖之上。皎洁的月光照在湖水中,使水波呈现出柔和的黄色,明晃晃的。
从昆明湖畔返回长廊,继续前行,走过寄澜亭、留佳亭,便来到长廊东端的邀月门。“邀月”二字典出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据传慈禧太后很喜欢这里的景致,亲笔题写了“邀月门”之额,并在皓月当空之时,在宫娥彩女的陪伴下,漫步于此,观园中之月景,仿佛步入天宫之仙境。
此时邀月门已关闭,无法前行。巡夜的保安告诉我,快八点了,请您尽快出园。我一看表,还差五分钟八点。同时,园中的广播响起,告知游客静园的时间马上到了,请尽快出园。我只得走出长廊,沿着湖畔向东而行,想到知春亭下再从东向西眺望一下昆明湖、万寿山的夜色景致。
当我走近知春亭东侧的木桥时,园中的夜景灯一下子全关闭了,只见眼前一片黑暗,我一看表,整八点,原来是到了静园的时间。
寻游了一个多小时,我领略了颐和园的另一番风景。那份斑斓夜色的建筑与景观,耀眼夺目而充满诗情画意;那被月光和灯光渲染得五颜六色的天幕和湖面,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极致享受……夜游颐和园,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户力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