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以青春之名 致敬消防青年
城市副中心建立全区企业诉求“一本账”
延庆城管节日期间“不打烊”
北京公交集团亮相“京企直卖”
东直门街道“家门口”办招聘会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5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企服务“增温度” 纾困解难“加速度”
城市副中心建立全区企业诉求“一本账”

 

近年来,通州区通过优化惠企惠民政策、打造智慧政务平台、创新执法方式等举措,全方位助力营商环境的优化。近日,记者从北京城市副中心了解到,今年,通州区在诉求解决实现闭环管理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建立全区企业诉求“一本账”,按照“首接负责制”,部门、属地双主责形式共同推进,助力企业轻装上阵、释放活力。

营造“兴商”发展环境

通州区发改委副主任张弘介绍,2022年以来,通州区围绕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六大产业,已陆续出台《北京城市副中心关于鼓励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 》《关于鼓励现代种业发展十条措施》等多项惠企政策。今年将在不断完善创新各项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智能筛选,将符合企业条件的产业政策直接推送至企业,实现政策精准触达,由“企业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企业”。同时,聚焦企业在寻求发展、拓宽业务上的各类需求,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梳理区内重点企业上下游关联链条,帮助企业共同搭建合作平台;加强中小微企业对接服务,政府助力其“带配套进龙头”;持续开展“政企对接、银企对接、企企对接”,全方位拓宽企业资源渠道,推动企业高质量联动发展。

“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张弘表示,2023年,通州区制定发布了《通州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形成了84项具体任务,力争做好企业和群众的“办事员”,改革试点的“协调员”,企业发展的“护航员”,企业成长的“服务员”。

形成“亲商”浓厚氛围

2021年9月,由北人集团老厂房改造而成的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落成。这个全国首家以智能自助服务为主的智能型政务服务中心,通过推动窗口入云,率先实现1869个市级事项在副中心跨层级异地办理和1627个通州区级事项本地办理,公安户政、公路交通、税务财会、人力社保、专窗办理的重点事项全部进驻,形成市、区两级政务服务扁平化管理、智能化运行、网络化支撑新示范。

与传统政务大厅不同,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推行智能终端“自助办”服务模式,开设智能终端窗口43个,95%进驻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的事项无需再到人工窗口办理,办事人通过智能终端即可自行完成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从事项申报、材料提交、在线审核、视频交互的全流程办理,实现174项企业和个人常用信息复用“少填写”,364项OCR可识别电子表单数据“免提交”,212类电子证照对比核验“减材料”,跨地域在线审核、远程视频交互“零延时”,审批决定加盖政府部门电子印章“零时限”。

通过5G应用,副中心政务服务还实现了“就近多点办”,群众除了来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还可以就近前往基层站点办理事项。截至目前,副中心20个街道乡镇政务服务大厅、2个属地党群服务中心以及2个重点园区完成了“云窗”系统和智能终端布设,企业、群众选择就近站点,即可完成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的全流程办理,享受与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同质同效”的办事体验。

政务服务实现了更大范围的“跨省通办”。通州区政务服务局副局长马淑慧介绍,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云窗”系统已部署到河北、天津共9个属地大厅“跨省通办”窗口,企业、群众在当地即可办理进驻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以及通州区镇(街)、村(居)全部事项,2022年通过网上大厅、自助终端、综合窗口累计办理“跨省通办”事项1万余件,极大节约办事人通勤和时间成本,有效发挥了副中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作用。

营造“利商”市场环境

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冯源介绍,通州区市场监管局聚焦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统筹推动营商环境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化“一照多址”、注销事项“一网通办”、食品经营许可“全程网办”,建立健全副中心与北三县企业登记认证信息互认机制,推动更多高频准入事项“跨省通办”。同时推动构建新型监管体系,对132件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实行免罚;全区349家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后厨实时监控信息接入智能远程监管系统。此外,对全区32个部门开展考核,清理行业或领域存在的隐性准入壁垒。冯源表示,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为城市副中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本报记者 赵思远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