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昌平区不动产登记大厅,咨询台、自助取号机等自助服务区内,随处可见“蓝马甲”咨询团队为群众答疑解惑。在办事窗口,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帮助办事群众梳理材料,快办、快出,用心用情提供优质服务……今年以来,昌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结合“能力提升年”主题活动,推出多项惠企便民服务新举措。
陪跑帮办“心服务” 跑出办证“新速度”
“昌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办事高效、全心为民,为你们点赞。”日前,北大医疗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为昌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送来锦旗,感谢工作人员为其提供的优质服务。
原来,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因土地证宗地面积、坐落以及用途等均发生变更,需要办理变更登记,且土地使用面积中涉及海淀区土地,变更内容繁琐、时间紧迫。昌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与企业对接,主动为企业详细解答业务办理手续以及涉及的材料。同时,多科室联动,立即开展权籍调查,积极与海淀区、昌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沟通,加速为企业完成业务办理。整个过程陪跑帮办全流程服务,高效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昌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还收到北京招商局铭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赠送的锦旗,感谢调查科为其高效办理一宗地10幢房屋权籍调查工作。由于该项业务时间紧、任务重,昌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第一时间安排权籍调查外业工作,克服困难,加快办理,为其登记提供有力保障,切实解决了企业的急切需求,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赞扬和诚挚感谢。
延时服务“不断档”
为民办事“不打烊”
近日,昌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收到北京市昌平区保障房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要求尽快办理699套公租房回购的诉求。昌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响应,由该中心受理二科、审核二科组织业务骨干第一时间梳理该不动产历史登记情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加班加点主动延时服务,为企业办理登记业务。最终仅用2个工作日就完成了699套公租房回购的业务诉求。高效的工作为企业争取了时间,解决了困难,企业特意送来锦旗和表扬信。
“这只是我们坚持延时服务用心用情为民办事的一个缩影。”昌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昌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始终坚持“服务”走在“政务”前,积极推行延时服务工作制度,在下班时间有窗口业务还未办完,或者还有办事群众在等待办理业务,工作人员会主动延长下班时间,直到办完最后一件事项、送走最后一名办事群众。
此前,两位老年人来到登记大厅办理完赠与业务后,因个人原因需要再办理夫妻更名业务。咨询台带班科长了解情况后,本着让群众少跑腿的原则,当即为办事群众纳入绿色通道加班加点办理了更名业务。老人办完业务,激动地来到咨询台亲手写下感谢信,感谢中心工作人员热心服务、为民解忧。
上门服务暖人心
绿色通道解急难
今年3月,市民孟女士要办理存量房买卖业务,由于孟女士已91岁高龄,且双腿骨折行动不便,昌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昌平区第三税务所协调沟通为孟女士提供上门服务。税务部门现场核算税费,昌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现场讲解登记流程,并指导孟女士签署申请登记材料,短短20分钟就完成了服务事项。孟女士一家人十分感动,对中心提供精细高效上门服务给予高度的赞扬和由衷的感谢。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为有需要的特殊群众提供上门服务,绿色通道优先为老、残、孕及现役军人等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服务。同时我们推出蓝马甲咨询团队,在大厅为企业群众提供咨询引导帮办代办服务,及时解决群众疑惑,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昌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共收到18封表扬信、8面锦旗、12345表扬电话11通。
昌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中心将继续推行更多便民利企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王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