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善用诗句寄托心中的母爱,在遥远的他乡丈量母爱的距离。古往今来,赞美母亲的诗句居多。白居易的《母别子》恰如其分地描绘出母子别离的场景:“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当代诗人汪国真这样形容母爱的宽广:“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冰心则把自己对母亲的爱折成了一只小船,期待进入母亲的梦境:“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我无法用如此优美的词句描述我那位平凡的母亲,她如同全天下的母亲一样时刻鞭策着儿女,期盼他们成长成才,所以幼时的母爱近乎苛刻,我也感恩母亲这样的严厉,以至于长大后她可以高枕无忧地对我进行“放养”。就连考上大学去报到,母亲都鼓励从未走出县城的我独自一个人前往1500公里外的大学校园。
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但我还是想缩短这1500公里的距离,尽可能离母亲近些、再近些。所以,毕业后找工作时,我签约了家乡的企业。
参加工作10余年,印象较为深刻的是母亲来看我的三次经历。
母亲第一次来看我,我们相距400公里。母亲从老家坐了5个半小时的火车,又从火车站倒了小面包车,辗转多时。母亲到达我工作的矿区时,天已经黑了。在那样一个偏远小镇,母亲的到来让我心安了不少。当然,也免不了她的唠叨,她埋怨我报喜不报忧,尽拣宿舍漂亮整洁的图片发给她。那次母亲住了整整14天,两周时间里每天我都能品尝到久违的妈妈的味道。
母亲第二次来看我,我们相距350公里。我从矿区考到了市郊的学校,看着红绿相间的操场、宽敞明亮的餐厅,母亲的嘴角微微上扬。趁着周末,我带她到周边景区逛了逛,母亲两天后便急着返程:“看你挺好的,我就放心了!好好努力,什么时候也不要忘了学习。”临走依旧是不变的嘱托。
母亲第三次来看我,我们相距200公里。我离开学校考到了城区,回老家更方便了。新的工作内容,新的生活环境,一切都如春天般欣欣向荣。由于工作地点的变动,我和爱人买了城里的新房。我陪母亲到在建的楼盘转转,看到即将封顶的房子,母亲的眼角染满了笑意。
母爱的距离无法丈量,母爱的陪伴却不分时间地点。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年岁几何,心中总会牵挂着那个叫做“母亲”的人。我谨记这份朴实的叮咛,努力缩短着与母亲之间爱的距离。
□刘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