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北京劳动者之歌
3上一版  下一版4
 
坚守一线20载,他守护着城市之美
探索垃圾分类末端处理新模式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3年4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昌平区兴寿镇城乡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高帅杰:
探索垃圾分类末端处理新模式

 

提起昌平区兴寿镇,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该镇远近闻名的草莓。如今,垃圾分类“兴寿模式”在全市同样声名远扬,正成为该镇又一张“金名片”。

兴寿镇是农业大镇,镇域内大量的农林废弃物需要资源化处理。为了变废为宝,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兴寿镇城乡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高帅杰积极探索出垃圾分类末端处理新模式——农林废弃物和厨余垃圾的协同资源化处理。

在兴寿镇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中心,记者看到,大型机械正在将集中收集的农林废弃物进行粉碎。这些粉碎后的农林废弃物与集中收集的厨余垃圾进行搅拌,经露天有氧、高温发酵制成土壤改良剂,最终将被应用于林地。

“兴寿镇有16000亩平原造林地,农林废弃物总量巨大,在应季甚至超过镇域生活垃圾总量,给清运和处理造成了很大困难,也给兴寿镇整体环境造成影响。”高帅杰告诉记者。

如今,经过农林废弃物和厨余垃圾的协同资源化处理,不光大量农林废弃物得到有效解决,兴寿镇厨余垃圾也能“足不出镇”就得到有效处理。从2022年1月到目前为止,共有2000余吨厨余垃圾在兴寿镇镇域自行资源化处理,用于土壤改良和果树、林地。

“经过这几年的实际探索,我们通过这种垃圾处理方式,提升了镇域环卫作业队伍的工作效率,改善了镇域环境。”高帅杰说,如今,“兴寿模式”在全北京出了名,游客们再提到兴寿,想到的不仅有草莓,还有垃圾分类。

作为最直观的见证者和受益人,村民们纷纷表示:“现在我们村环境比以前好多了,你看看现在多干净,大伙的心情也跟着变好了。”

从前端处理再到农林废弃物和厨余垃圾的协同资源化后端处理,高帅杰探索出了兴寿镇独有的垃圾分类全链条处理模式,兴寿镇村民们也从“会分类”转变到“会利用”。据了解,兴寿镇已把下苑村和东新城村作为试点,继续探索厨余垃圾不出村的处理模式,垃圾处理后将变成土壤改良剂,用于村民林地。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王星宇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