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有这样一个人,她身兼多种角色,是党员、是师傅、是先进工作者,更是老字号的守护者、传承者和开拓者,她就是2021年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二级大工匠吕建媛。在同仁堂工作的25年,她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劳模工匠的责任与担当。
厚积薄发,一举成名
在2016年北京市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十七届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技能竞赛中药炮制与配制工大赛中,吕建媛不负众望,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同仁堂挣得了荣誉。在掌声的背后,是她一直以来默默坚守岗位上挥洒的晶莹汗水。
从最初的王家场前处理车间到平谷的前处理车间,在最为艰苦的前处理工序,吕建媛一干就是14年。从筛簸攘拿到蒸炒炙煅,差不多有20道工序50多种加工方法,吕建媛认真积累,不断钻研、实践。三九天药材趁着冰碴切丝,三伏天里要趁着湿热劲发酵制曲……多少个严寒酷暑,她忙碌的身影总是穿梭在车间的各个工序,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有的只是对工作的热爱、对技术的渴望。2007年至2009年,吕建媛师从吴春江,为提高炮制技艺打好基础。2014年至2016年,吕建媛拜师北京大工匠于葆墀,炮制技艺突飞猛进。
在2016年备赛期间,吕建媛认真聆听师傅的指导,找出炮制问题所在。工作之余,她购买了一些饮片,按照师傅指出的问题重点练习,用心体会药材在炮制过程中的细微变化,掌握药材炒制的要点。炎热的夏天,她在家里的灶火前一炒就是一晚上,药材炒制过程中的烟很浓,气味很大,为不影响邻居她只能关上门窗,一晚上下来汗流浃背,满屋烟熏火燎,呛得她直流眼泪。为了记住复杂的理论知识,她把理论内容全部录在了手机里,不能看的时候就听,反复强化记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反复研读理论,结合日常工作让知识烂熟于心。
通过这段魔鬼式的训练,加上过硬的实践基础,吕建媛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她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感谢着同仁堂对她的培养,感谢着师傅对她的指导,感谢着同事对她的帮助……而对中药炮制技艺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她的初心,也是她获得成功的源泉。
爱岗敬业,铁杵成针
干一行,爱一行。在长年的工作中,对于中药炮制,吕建媛一直满怀热忱,不断学习、补充新的业务知识。
2018年上半年,作为同仁堂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暨中药炮制技艺传承基地项目的成员,吕建媛负责起草手工线设计方案。为了不影响本职工作,她利用工作之余,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借鉴的情况下,翻阅书籍、虚心向多位专家请教,把同仁堂传承绵延的精益求精的制药理念融入到设计方案中。经过无数个挑灯夜战,通过十余次的修改、完善,最终完成了5000余字的手工线设计方案。在专家组、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手工线项目按照设计方案全部完成,而她也在这次的工作实践中,将药材炮制工艺融会贯通,业务水平得到了再提升,并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同仁堂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老一辈同仁堂人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与忠诚。
一边提升理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吕建媛又牵头解决了很多难题。针对药典对药材检测要求的变化,吕建媛翻阅材料,细化药材炮制方法,反复思考,多次尝试,摸索出了酒炙山茱萸炮制工艺参数,提高了酒炙山茱萸含量的一次性合格率,解决了生产难题。
突破自我,精彩绽放
凭借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2018年吕建媛入选了同仁堂宣讲员队伍,讲述她的师傅北京大工匠于葆墀的感人事迹。当时的吕建媛,没有任何演讲的经历,对于宣讲员这个身份,她倍感压力。为了不辜负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她坚信“熟”一定能生巧。于是,她在去班车的路上背稿、在中午打饭的时候背稿、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背稿、在陪孩子学习的时候背稿……她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家人面前、同事面前、镜子前,一遍一遍不停地反复练习。最后,她代表同仁堂站在大演讲台上,清晰、流畅、自信地宣讲了那不知道被她背诵了到底有多少遍的讲稿——《炮制背后的执着与坚守》。这份讲稿情真意切讲述了同仁堂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辉煌成就以及师傅们做出的贡献,令听众无不为之动容。
如今,作为北京市首席技师工作室的领办人,吕建媛收徒6人,传承中药炮制技术,带领徒弟们进行课题攻关。吕建媛时常提醒自己:“我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将我的业务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的徒弟,让古法炮制得以传承创新发展。”
□通讯员 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