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提前还贷”的话题热度再次上涨,大众关注的焦点由“应不应该提前还贷”变为“提前还贷难”,各地普遍出现预约排队的现象。对此,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应为客户还款提供便利,并呼吁适度降低部分存量房贷利率。
“从法律上讲,提前还款是对原借款合同约定的贷款期限或金额的变更,的确需要借款人与银行协商一致。但近年来,国家和金融管理部门多次要求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与服务,切实为企业和个人纾困解难,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负担。”董希淼说,商业银行应立足长远,改善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为客户提前还贷提供便利,展现出商业银行的应有作为与担当。他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快出台相关举措,引导银行适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逐步缩窄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的利差,进一步降低住房消费者的负担,有效解决居民扎堆提前还款及违规“转贷”等问题。
对于贷款人是否应提前还贷,董希淼建议,需要根据自身资金、投资和资产配置等多方面情况进行权衡。如果持有的是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回报低于按揭贷款利息,提前还贷是可行的选择。但如果个人手中的金融资产收益能够覆盖或大部分覆盖房贷利息,选择继续进行投资会更为划算。
“当然,还需要为日常生活支出与未来养老、医疗等留足资金。”董希淼说,如果是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刚还不久的房贷,在利率较高时才有必要提前还款。相反,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前期偿还利息多、本金少,如果还款已过半,可以不考虑提前还款。如果是利率较低的公积金贷款,也可以不用考虑提前还款。
提前还贷时,用户通常有缩短年限或者降低月供两个选择。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如果想节省利息支出,选择缩短年限划算;如果想缓解每个月的现金流,选择降低月供更好。不过,建议房贷别全还清,可留一点抵扣个税。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前还贷人群中,部分并没有闲置资金的用户想通过“转贷”方式来降低利息支出。对于将高利率房贷转为4%以下的消费贷、经营贷等违规行为,银保监会2022年12月曾发布风险提示称,此类操作隐藏着违约违法隐患、高额收费陷阱、影响个人征信、资金链断裂、侵害信息安全等风险。银保监会提醒消费者,应当警惕不法中介诱导,认清违规转贷背后隐藏的风险,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今年2月2日,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也发布《关于严禁全市房地产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参与违规利用“经营贷”的郑重提示》,严禁房地产中介参与贷款中介、金融中介、“影子”中介等场外机构和个人违规利用“经营贷”的不法行为。
摘自《中国消费者报》